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 >

鸣凤班

时间:2008-12-09 08:46来源:春秋 作者:秩名 点击:
鸣凤班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晋城市东南10公里珏(音jue)山脚下的唐代建筑青莲寺后院,发现了一通清代嘉庆22年(1817年)和道光九年(1829年)的双面刻残碑。这是当年一个叫“太和寨鸣凤班”的大戏班社捐资修路、修庙的“功德碑”。碑文隽刻提到“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并且还刻有“户部河南江南司员外郎”史宗经(字六如)的名、字印章。这则碑文,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三条信息:1、 以“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推断,上党梆子“鸣凤班”成班至少在乾隆五十一、二(1786-1787)年;2、史宗经(六如)是“鸣凤班”的东家;3、在捐钱名录“鸣凤班总理人列后”下,“鸣凤合班”计有65人之多,是一个阵容相当庞大的戏曲演出团体。于是这就映证了一则有名而优美的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晋城东四义村东头有一处地形相对高的宅群叫“太和寨”,人们习惯叫它为“寨上”。这个寨子里出了个史姓举人叫史宗经,他的官作到“户部河南江南司员外郎”。那时候,史家在西边(运城)有经营的盐池,史宗经每年都要到盐池去照看照看。有一年,他骑着骡子从盐池归来,到阳城时,天色已晚,便决定在阳城住下。走到西关时,见一个拾焦炭的小姑娘十一、二岁,衣虽破旧,但人长得很漂亮。他打听了一下,小姑娘是西关鸣凤村白家的,名叫白凤娇。史宗经有心买她做一个丫鬟,就托人说合。白家当时很穷,见有钱人家肯出钱买女儿做丫鬟,倒也乐意,就以13串铜钱把小凤娇卖给史宗经做了丫鬟。小凤娇不但人漂亮,心眼儿也够用。吃喝穿戴、拉撒洗睡,伺候得主人舒舒服服、如如贴贴,很得史宗经喜爱,做了通房丫头。过了三、四年,史宗经让给她上了头,收作了第四房夫人。为了提携贫穷的白家,史宗经就把运城的二亩盐池,低利租给了白家。白家有此一笔收入,日子见天富裕。凤娇的侄子白析山有了钱以后,就在城里买下了田阁老的别墅,搬到城里当市民去了,这是后话。
  史宗经很喜欢他这位如夫人,常和她一起看戏聊天,尤其是对剧情、表演,两人的话题常常不谋而合,非常默契。不久,鸣凤村的一个戏班到东四义唱戏,史宗经有意讨好如夫人,就把戏班子请到自己的院子里去唱。白夫人看见戏班子里有自己娘后村的人,很是亲热。戏班走后,她不禁思念故乡亲人,潸然泪下。史宗经不解其因,忙问缘由。白凤娇这才吐露:在史家数年,难得见娘家人一面。看见戏班,思乡之情更切;可是又舍不得离开史宗经。能不能把这个戏班子留在史家,一来能常常看戏;二来能解思乡之情。岂不是一举两得?史宗经思谋之后,觉得这事儿可行,就打发人去鸣凤村相商买戏班。戏班觉得能攀住史家这么一个有钱有势的东家,是再好没有的事儿,一口答应下了。为了不使其它老婆嫉妒争风,史宗经与鸣凤村戏班约好:将戏班指村为名,叫“鸣凤班”,由鸣凤村以陪嫁的名义,送给史家。夫妻俩既有同好,当然是琴瑟和鸣。乾、嘉年间,史、白两口不断花钱置买行头,很上心地把“鸣凤班”经理得有声有色。连《凤台县续志》对此也记有一笔:“所蓄梨园,为一郡冠”。
  他们的儿子史浦,自小对家蓄的梆子大戏耳濡目染,加之父母举手投足的影响,更是于戏曲眷爱有加。当然,他的父母是不会让他以此业的,他还得读书求仕。果然,这个史浦仕途也是一帆风顺,以拔贡中举之后,曾任工部郎中,最后做到福建福宁府知府,告老还乡。归家后,他不改儿时初衷,将大量的精力和钱财投注到“鸣凤班”。他请了很多地方上爱好戏曲的文人,住在自己家里编戏。每天动用很多匹骡马接送人员。三年时间,除根据小说《铁花仙史》编成《龙凤簪》、《金玉佩》、《綉像猊》连三本外,还编写了《治病》、《睡翁城》、《乌牛山》、《金刚阵》、《万寿桃》、《玉美图》、《龙凤岩》、《访四川》、《破潼关》、《翠屏山》等戏。为了使鸣凤班排出的戏有过硬的质量,史家不惜钱财在自己的花园中修建了一个叫“方三丈”的舞台(解放初期尚在)。每每排出新戏,就在“方三丈”设宴邀请府、县官员、文人墨客前来品评,并根据提出的意见及时改正。从此鸣凤班唱的戏与众不同,在上党地区声名显赫。
  史家人丁不旺,辈辈单传,辈辈都是戏迷。清末传到史斗这一辈上,也是个爱戏不爱官的人。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鸣凤班传到他这里,好多“宝贝”都叫别人下功夫“掏摸”去了,竟然出现了颓败的迹象。史斗虽然读书,但25岁就一心扑在戏上。见此,不惜工本,添置行头,招聘“把式”。缘此,鸣凤班再振雄风,名气不减当年。他50多岁去世,丢下个夫人周氏,无法应变。恰在这时,做在开封、洛阳的生意倒闭了,家资入不敷出,戏班难以经营。不得已,把戏班转让给了三门族弟史秉(寅)恭。这史秉(寅)恭也是一个好戏之人,作为东家,他能跟上戏班一个一个台口跑。东家这么上心,戏班自然卖力气,声誉也就与日俱升。又谁知这个史秉(寅)恭寿命更短,才干了四年就撇下不到30岁的老婆下世了。这个不到30岁的小寡妇姓赵,叫引弟,是个很泼辣的女子。在她丈夫经营“鸣凤班”四年期间,她实际上是“首席参谋”。她为人慷慨,心肠火热,每逢艺人赶戏路过四义,总要盛情款待;逢年过节,她总要把应节食品亲自送到艺人们的舖头。年底垛箱时,有艺人无家可归,她就让住家俩、仨月。因此,她在艺人们中享有崇高威望。丈夫死后,她毅然挑起班主重担。在此后的16个年头里,她外靠班头、社首,内靠领戏掌班,行事迅速、决策果断,安然度过了数次危机。一次是被挖角,开不了戏,她马上请来一个“窝徒班”,重整旗鼓;另一次是戏班内“闹派”,她调解无效,就说服“走派”中能留的留下来,使戏班照常演出。她充分使展跟老汉学的本事,管里管外,管戏管人。那时候,戏班没有女人,她不能跟上戏班跑台口,就三天两头骑上牲口去巡察,该办的事儿,她立马就下定;看到、听到艺人有毛病,就私下指出,她还特别注意保持“鸣凤班”的特色,见到不规矩表演就及时指正。走错的台步她要纠,低下的表演她坚决禁止。等到她儿子史廷秀长大成人,跟上戏班,她才去的少了些。“鸣凤班”传到这一代,又过去了40年,直到1946年上党地区解放、人民政府改组为“民风剧团”,“鸣凤班”绵延不断地活动了160余年。
  “鸣凤班”在一个半世纪里的艺术活动,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一是要精心选择“掌班”,这是关系戏班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清末到抗战这段时期,凡是著名的梆子演员,像赵清海、段发荣、申银洞、曹二土、赵德俊(金疙瘩)、刘雅斗等,差不多都住过“鸣凤斑”;二是要有体现自己流派特色的剧目。从舞台题壁遗留的鸣凤班演出过的剧目看,其梆子剧目有《雁门关》、《乾坤带》、《夺秋魁》、《彩仙桥》、《金玉佩》等;上党皮黄剧目有:《苦肉计》、《挂龙灯》等;上党昆曲有:《长生殿》、《赤壁游》、《别母乱箭》等;上党罗戏《打面缸》、《打铁》和上党卷戏《卖荷包》、《窦老争亲》等。这些演出剧目最早出现在清嘉庆8年。现在, 上党地区的梆子剧团看家的剧目,还是“鸣凤班”早年创作的经典剧目;三是要有行之有效的“班规”。像“以艺定(分)红”、“不媚俗流(低级下流)”、“输戏不输过场”、“不争社房盘缠”等规矩,一直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即便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班规”仍不失为良好的职业道德。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