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 > 精英 >

史学正博士

时间:2013-04-29 21:52来源:春秋 作者:佚名 点击:
史学正博士
史学正, 男,博士,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联邦德国李比希大学农学系,获博士学位1996.4~1997.5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进修,1995.12~至今任本所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地理)室主任, 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1997.8~1999.10任所长助理,1997年特批晋升为研究员,1999.10~至今,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8~至今,任国际土壤学会财经委员会委员,2001年被聘为创新研究员,方向为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已发表论文和专著100余篇(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个,其中一个已授权。主要学术成就:首先初步揭示我国主要耕地土壤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其次,提出建设中国“数字土壤”整体建设框架,并已完成了全国1:1400万到部分1:50万一系列的土壤数据库建设,这些数据库集空间与属性于一体,其中并可与国际上进行参比的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最为齐全,这是中国目前最为完整土壤数据库,为全国或区域性的农业生产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第三,应用遥感数据初步揭示了苏南典型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规律,从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对土壤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的观点,提出城乡交错区是人为作用最强的地区,揭示了这一地区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第四,建立了我国亚热带不同类型土壤的可蚀性K值,这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之一,也是侵蚀退化土壤防治和评价的基础。第五,在土壤资源研究中率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应该删除硅铝土纲。调整更名铁硅铝土纲, 建立淋溶土和雏形土纲, 缩小铁铝土纲范围的观点。第六,提出充分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减灾的治本之策的观点。目前在研课题:土壤质量时空分异研究(973项目);土壤数据集成及其信息系统(SISChina)建设(院创新前沿课题);陆地碳循环模拟的土壤参数空间化基准研究(院创新重大项目);城乡交错区土壤质量特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欧盟合作项目);华南土壤可蚀性及其预测研究(院创新方向性项目)。
  个人经历:
  ·1959.1出生于浙江嵊县。
  ·1982年初毕业于浙江大学。
  ·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89年在联邦德国获博士学位。
  ·1996-1997年赴美国开展合作工作。
  ·现为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所长助理,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研究室主任。 
 
  研究方向及研究经历:
  ·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长期从事土壤资源与遥感信息以及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制定了建设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的整体框架,并已完成了全国1:1200万到1:100万等一系列的土壤数据库建设,建成了全国性土壤类型齐全、空间分辨率高、数据量大、集成系统以及国际化程度好的中国土壤数据库。其次,针对我国土壤发生分类与国际上主流分类完全不一样,在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出现重重困难的现实,建立起不同可信度等级的各种土壤分类系统间的参比基准,这为国际土壤学界解决土壤参比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2006年第1期在国际土壤学界著名的SSSA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杂志刊出了他们有关土壤参比研究封面论文,这是中国土壤科学家的成果首次在该杂志的封面上刊出,这表明参比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第三,通过东北黑土、华北潮土、太湖流域水稻土和南方红壤案例地区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地区土壤肥力质量及其指标的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变规律、土壤健康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此阐明了中国土壤质量状况及肥力质量演变格局。第四,建立了我国亚热带不同类型土壤的可蚀性K值,这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之一,也是侵蚀退化土壤防治和评价的基础。 
  学术交流:
  ·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Tarleton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加拿大Toronto大学,德国的李比希大学和基尔大学,荷兰Alterra研究中心、瑞典农业大学和英国Wales大学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研项目: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