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35)

时间:2009-02-13 19:19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再说南宋的国土面积大约只有原来的一半多一点,人口则大幅度下降。京西路在北宋神宗年间有八十万户,当时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两淮路和荆湖北路是宋金战争的主要战场,淮南东路在神宗年间有六十多万户,当时减少百

再说南宋的国土面积大约只有原来的一半多一点,人口则大幅度下降。京西路在北宋神宗年间有八十万户,当时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两淮路和荆湖北路是宋金战争的主要战场,淮南东路在神宗年间有六十多万户,当时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淮南西路从七十三万户掉到二十一万户,减少百分之七十;荆湖北路从六十五万户掉到三十六万户,减少百分之四十五。可以想见,当时社会经济破坏的惨烈景象。北宋晚期,物价一般维持在米每石四、五百钱的水平;而当时,米价仍然高达每石二千钱。而当时一个普通五口之家的平均月收入大约为二三十万钱,可能还不到。百姓生活的困窘可以想见。当时,国家常备正规军大约保持在四十万人。如果一旦发生战事,人数必须要增加许多。而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在每年四千五百万贯钱左右。供养这支军队的费用,和平时期大约在两千四百万贯,皇室一家的开支大约在一千三百到一千四百万贯左右,其他所有开支只有七、八百万贯。财政状况的巨大压力也可以想见。这是后备兵员补充相当困难的原因,身为丞相深知国事,史浩岂能不反对用兵?
在弱肉强食的时代里,以小事大、以弱事强的事例是并不罕见的。在强人面前,弱小者并不是任何时候想灭掉这个强人都能做到的。应当从实力对比等等综合因素中去决定战与和的策略。
史浩分析贸然出兵之利弊,又肯定张浚决意用兵的忠义之心,他耐心劝说道:既有此忠义之心,就应该观时审,不应该仅仅贪图复仇的虚名,以免给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惨重损失。张浚在理穷辞竭时也只得承认:“丞相之
言是也”,但他又说,我张浚老了,生怕自己看不到北伐的最后成功,生怕北伐的最后大功不能为己所有。面对张浚名利之心,不纯动机,史浩还是耐心相劝:如果你张浚先立规模,打实基础,让后人籍此成功,这也是你张浚的功劳,又何必非得亲身为之呢?史浩这样劝张浚,他本人也是这样做的,他主政后默默耕耘,就是为让后人收获成果的前期扎实工作。
“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有时候,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上上之策,然而史浩的意见和努力都没有取得成效。不但张浚听不进去,当时的皇帝孝宗独揽朝纲,自我意识就极度膨胀,也已很难再听取不同意见了。
[1][3]《宋史 史浩传》
[2]《续资治通鉴》
(8)罢归四明故里
在急图恢复的心思驱使下,张浚又奏请孝宗御驾亲征。
史浩知道后,觉得这实在有点太离谱,这么大的事,怎能不作深入思考呢!但他仍不急躁,而是耐心地予以阻止,他向孝宗陈述三条理由:一是如果一旦下诏亲征,那么无故招致敌兵,又如何去应付?二是,如果用巡边犒师的名义,那么去岁曾有过一次,州县供奉很少,朝廷自用缗一千四百万,今年再搞,国库就无以负担了;三是如果是移跸,那么没有行宫,皇上自行,万一遇一骑冲突,行都骚动,如何是好?
张浚一意孤行,他进位枢密使后,都督江淮兵马,并在建康开设督府,这样北伐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史浩面对这一局势,史浩说“窃一传闻之言,多谓敌兵困于西北,不复顾山东。加以苛虐相承,民不堪命,王师若至,可不劳而取。审如此说,则吊伐之兵,本不在众,偏师出境,百城自下,不世之功何患不成?万一未至……宿师于外,守备先虚。我犹知出兵山东,以牵制关陕,彼独不知警动两淮荆湘,以解山东之急耶?……山东去敌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1]”因此他主张先加强长江防线,整顿士卒,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伺机而动。
史浩在朝堂公开坦露自己的主张是:北伐必劳师费财,目前大宋兵弱又缺乏良将,主动出兵是冒险之举,采取退守长江以北,静观金人之变,方才是最稳妥的。并提出了具体方略:就是修筑瓜洲、采石两处的城防,以保长江。而张浚不以为然,认为史浩这种做法是自动向敌人示弱,即使筑城防也应该在淮河上的泗州。
这年三月,金帅纥石烈志宁写信给张浚,要求割让海、泗、唐、邓、商等为大宋收复的州郡,还要求入贡岁币,张浚见信未作思虑,即予厉声拒绝。于是纥石烈志宁在边界调动兵力,使宋金前线形势一触即发,这样朝廷对和、战问题也就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四月间,张浚入见孝宗,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战略主张。于是孝宗下诏在朝堂讨论如何对付金人。洪遵、金安节、唐文若等相继发表了意见,只有宰执没有上奏章。孝宗有点不理解,就找到史浩并问他说,“为何不见宰执上的奏章?”史浩就上奏说:“先作好充分准备,这才是良策。不要听目光短浅谋士的话,兴没有经过训练的军队去作战,这些没有良好素质的军队,到敌人离去时就来论赏邀功,到敌人来进攻时就丢弃武器逃得无影无踪了,这样做恢复可能实现吗?”此所谓取快于一时,而含冤万世。他又进一步劝告说:“靖康之祸,谁不痛心疾首,掉二帝之蒙尘,悲六宫之远没,确应枕戈待旦,恩报大耻,然陛下初立,应以自治先行,方可图远。如今内乏谋臣,外无良将,贸动干戈以攻大敌,谁能保其必胜?如能侥幸获胜,自当痛快;若然不胜,则重辱社稷,以资外侮,后果那堪设想!”孝宗没有笃定。
张浚就促使手下李显忠、邵宏渊纷纷上奏请求引兵进取。史浩见状上奏说:“二位将军动不动就来请战,难道督府命令可以不行吗?”张浚再入朝见孝宗,请求即日下诏进驻建康,皇上征求史浩的意见,史浩仍然坚持说不可。退朝后,史浩又用诘问口气对张浚说:“帝王的军队,应当万无一失时,才可以出,岂可尝试以图侥倖。”
之后,史浩与张浚又在殿堂上进行了反复辨论。张浚说:“中原沦陷已很久了,现在我们如果不取,豪杰一定会争着去收取的。”史浩说:“中原决然是没有什么豪杰的,如果有豪杰的话,他们为什么不起来亡金呢?”张浚说:“这是因为民间没有什么武器,所以不能自起,等到我军一到,他们一定会积极作内应的。”史浩说:“陈胜、吴广用鉏櫌棘矜亡秦,而他们则一定要等我部队到才起事,这就不是豪杰了。”在上面的辩论里,两人都有些走入极端,张浚强调的是民心可用,良机难得,他看到了希望,却忽略了现实的种种困难,所以他无法理解史浩的稳重:史浩看到的是武备不修,取胜艰难,反对冒险,主张卧薪尝胆,所以他认为张浚心存侥幸。这一场廷辩,反反复复竟达五日之久,最后史浩又持异议,说“先为备守,是谓良规。议战议和,在彼不在此”[2]。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