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2)(15)

时间:2009-02-13 19:21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史浩青年时期,隐居鄮峰读书,在此接受正觉禅师倡导默照禅,并与正觉来往密切,终成知友。史浩拜相后与宏智正觉关系如初,他们常在一起闲聊,一次史浩开玩笑地对宏智正觉说:和尚与我相比谁活得更好些?正觉看见眼

史浩青年时期,隐居鄮峰读书,在此接受正觉禅师倡导默照禅,并与正觉来往密切,终成知友。史浩拜相后与宏智正觉关系如初,他们常在一起闲聊,一次史浩开玩笑地对宏智正觉说:“和尚与我相比谁活得更好些?”正觉看见眼前的史浩“绮罗烂盈,粉黛列环”,就漫不经心地说:“丞相大富大贵,老僧怎么敢相比呢。”过了一会,正觉又自言自语地说:“不过,这也就是一念之差罢了,可惜即使大富大贵又能怎样呢,最终不也一样堕落成泥滓吗?”
据此史弥远出招为自己作宣传说:就在史浩与宏智正觉开过玩笑几年后的某一天,史浩坐在客厅里,俨然看见正觉突然进入客厅中,却久久不见他的来到,四周一找都没有见正觉的身影。于是史浩就派人到寺里去察看,一会,前去察看的人来报告说:“正觉长老圆寂了。”史浩顿时觉得十分奇怪。大约过了喝一杯茶的功夫,史府后院的家仆来报告说:“恭喜大人,周氏生了一个男孩。”史浩默然,心里想这便是正觉转世了。于是用“觉圆”给孩子取小名,等他长大,又取名叫弥远。
于是史弥远为正觉转世[1],就这样传开了。后来史弥远两朝为相,权震海内,其富贵的确超过了他的父亲史浩。这就应证了当年正觉自省时说的“大富大贵这也不过一念之差罢了”一句话。“正觉转世说”传开了,影响很大很深,当时就有人作诗说:“前身元是觉阑黎,业障纷华总不迷。到此更须睁只眼,好将慧力运金铄。”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怎样的呢?宏智正觉死在绍兴二十七年。这年九月,正觉禅师前往四明城中,先后拜访了州府中的长官、常来常往的护法居士及驻四明部队中的将帅,并向他们告别。十月七日正觉回山,饭客如常。八日早晨,他便沐浴更衣,端坐告别众僧,并问侍从索笔,继而给大慧宗杲禅师写了一封信,请他前来主持自己的身后事。最后作偈示众说:“梦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鸟烟没,秋水连天。”便掷笔而逝。正觉遗体在龛中保留了七天,其面颜貌如生,之后奉其全躯塔于东谷,皇上敕谥“宏智”,名塔“妙光”。而史弥远出生则是隆兴二年,时间足足相隔了六年之久,岂是“喝一杯茶的功夫!”所谓“正觉转世”,不过是一招术而已。
绍兴十八年,史浩以余姚县尉的身份到普陀去监盐。三月十五是观音大士现身的日子,史浩在一僧人的指点下,见到了大士金色瑞相。能见到大士瑞相的自然并非一般人,史浩因此两度相孝宗。
就凭这一点,史家人每年都会来普陀进香。来到潮音洞前,史家人自然都希望见到大士瑞相,但没有一个人能像史浩那样幸荣。不过史家人对观音大士的敬仰却从未因此而减弱。每年三月十五,史浩见大士瑞相之日,九月十九,观音成道之日,史家人必来潮音洞朝拜。
那天史家人来到潮音洞,一样兴奋而来,一无所获而归,史弥远却没有一点丧气的样子,他走在后面,突然他大声呼叫,说在远处的茶树上看见了大士[2]。是啊,观音大士如此神通,为什么不可以在茶树上现瑞相呢?同游的史家人听史弥远一说,都翘首踮脚一齐望过去,但都未能见什么大士,所见不过茶树上白云缭绕而已。史弥远似乎在告诉他们说:观音大士的瑞相岂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史家人都坚信不疑:史弥远见到了现身茶树上的大夫。但史弥远觉得这样还不够,他想学父亲史浩,写一个什么东西。于是回家后,从来不写诗的史弥远,却偏硬是吟出四句《题观音像》赞说:“南海观世音,庄严手持尘。悠然妙色相,救苦度众生。”后来就传说:史弥远“示一目,盖二十年宰相之谶也”。显而易见这又不过是史弥远的一个招术。
过了一些日子,史弥远又出一招,他让算命先生来为自己作宣传。传说史弥远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3]。算命先生这样解释说:“乙卯日辛巳时,春生身强,杀浅大贵,夏平常,秋官煞旺,冬印绶旺俱吉。日干专旺,时上辛金为杀,月上丙火制伏,故贵为宰相。”这也就是说史弥远在宁宗、理宗二朝为相,而且封官加爵不衰,都是因为他本来就该有的富贵命,你只能羡慕,不必嫉妒。
史弥远出此三个奇招,达到了塑造自我的目的,在一定程上弥补了庶出的不利地位,也为他挤身官场奠定了基础。令人惊讶的是史府上下、宫廷右左,无论贵族、平民没有看出破绽,他们对此都坚信不疑,并且人云亦云,为史弥远作传播,这充分表明史弥远具有良好的秉赋,其聪明和才智无一不高出世人一筹。史弥远运筹生命,巧得天时,为其成功迈开第一步。
当然成人后的史弥远知道,光有这些招术,还是不行的,他要设法取得父亲史浩的心。史弥远虽然没有像大哥史弥大那样完全继承了父亲思想观点的想法,但却处处注意顺应父亲的心来办事。
史弥远一生极少写诗,除了《题观音像》一诗之外,还有一诗是写给木待问的。
木待问是隆兴元年的状元,当年史浩是丞相,孝宗因故下诏不举行殿试,将省试第一的木待问定为状元,并让丞相史浩宣布了诏书。木待问为状元虽然有他真才实学,但的确也有些凭运气。即便省试第一,也是凭运气的,因为单从文章而论,木待问是不如楼钥的,只可惜楼钥在文章中触犯了避讳,因而被拿了下来,木待问才得以居第一。
说到木待问,其实史浩在任温州教授时就结识了他的父亲,碰巧两人同年龄,彼此便有了礼尚来往。木待问中状元以后自然一直受到史浩的器重。当然木待问在朝也多有见识,他曾多次上奏提出改革吏治,同时还辅佐东宫太子(光宗),给他讲解治国的根本,因而又深得孝宗的恩宠。后来木待问出任地方长官,他的政绩一样显著,深得当地百姓和官吏拥戴,因此木待问赢得了同僚们的不少赞誉。
乾道六年,木待问在永嘉的老家失火,焚烧了所有的房子和家产,他便作《忍贫诗》说:“忍贫如忍炙,痛定疾良已。徐子爱一饱,美疹不知死。步兵哭穷途,文公谢五鬼。百世贤哲心,可复置忧喜。诵经作饥面,伟哉天随子。九原信可作,我合耕甫里。”同科楼钥为之作《木蕴之国博迁居》诗宽慰说:“王子何妨借人屋。渊明不必爱吾庐。大千眼里无非寄,三十乘中皆是书。”这一年木待问刚好三十岁,不得不借居枫林昭浦木氏族人的家里,同时又营建了乡居别墅。
淳熙八年,木待问兼权中书舍人,他的母亲陈氏和祖母徐氏都被封为硕人。孝宗赐给他诗,其中有“不待郊封,荣亲可庆”一句,东宫即光宗见了就给木待问题写了‘荣庆’两字,史浩因此作了《赋贺荣庆堂》一诗表示祝贺。诗中说“迩英星弃拱紫皇,鹊炉缥缈风吹香。舍人饵笔七宝床,图书翰墨费评章。衣冠翔动鸳鹭行,正卿进爵非寻常。鞠躬体立讲度傍,妙论飞动超玉堂。一日帝语传四方,书之青史烨有光。孝行足为天下坊,绩绪盛事比周王。堂成莱衣奉雕筋,陈列五鼎烹牛羊。座上宾客罗替裳,门前车马寒康庄。文思天子咨忠良,公方议论稽虞唐。事君事亲日俱长,公家荣庆岂易量?”木待问当即作了《谢和越王浩赋荣庆堂韵》对史浩表示感谢。诗中说:“圣明天子高三皇,曹儒密侍熏天香。迩英日日御储床,漠训勤诵披云章。自惭载笔陪班行,讫篇锡资超异常。可庆之语荣亲傍,青宫妙墨漂中堂。镌碑侈赐昭八方,帝师下顾衡蓬光。龙阶验哄喧京坊,锦囊杰句界杨王。珠矶袖出亲传筋,一门趋走如群羊。前瞻几写肪绣裳,抚摩诸子容温庄。相期事业为忠良,戒之力学无荒唐。傅尔后业久且长,此思溟海难筹量。”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