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2)(18)

时间:2009-02-13 19:21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杨桂枝自小刻苦好学,精通经史,工诗善书能画,绘景能用马远之法,描花能取马麟画之法。因此宁宗内府收藏的马远画卷上大多留有她的题诗,杨桂枝的小楷诗题,书法严谨娟秀,妩媚多姿。杨桂枝的书法也极似宁宗,所以

杨桂枝自小刻苦好学,精通经史,工诗善书能画,绘景能用马远之法,描花能取马麟画之法。因此宁宗内府收藏的马远画卷上大多留有她的题诗,杨桂枝的小楷诗题,书法严谨娟秀,妩媚多姿。杨桂枝的书法也极似宁宗,所以宁宗所题的画大多是由她代笔的。她题写的远松院鸣琴图,波撇秀颖,韵味十足。杨桂枝有30首宫词和题画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称为“宋代最杰出的女书法家”。
杨氏才貌双全,又不乏婀娜温柔,难怪宁宗对她宠爱有加。庆元三年四月封杨氏为婕妤,五年进封婉仪,六年,又封为贵妃。
这一年宁宗韩皇后去世,韩侂胄失去了宫中的靠山。当时的后宫除了杨贵妃,还有一位曹美人也深受宁宗宠幸。于是立新皇后杨贵妃并非是唯一的候选人。当时掌政的韩侂胄觉得曹美人性情柔顺,较易控制,而杨贵妃工于心计,不好对付。出于对杨贵妃的忌惮,因此韩侂胄竭力劝宁宗立曹美人为皇后。还是杨贵妃平日人缘好,内庭中有一个叫王梦龙的告密韩侂胄想立曹美人为后的事,杨氏知道后,内心虽然十分愤恨韩侂胄,但却丝毫不表现出来。她只是在宁宗身上下工夫,于是迅速设宴邀帝过宫,用才智与柔情极力讨得宁宗欢心。杨氏机敏聪明,颇涉书史,知古通今,很会哄宁宗开心,又能赋诗吟词,相比之下,曹美人不过是一只花瓶罢了,宁宗内心的确更喜欢杨氏。于是嘉泰二年岁末,杨氏终于如愿以偿,被立为皇后。因此杨皇后与韩太师结下生死之怨。
杨氏也很会讨百姓喜欢,当时浙江百姓苦于重赋,由于缴不出生子钱,凡是生子就弃而不举,杨氏因此上奏给宁宗,开禧元年十二月,宁宗应杨后的请求,御批:“尽免两浙生子钱”。
史弥远入仕后虽然进升不快,但还算比较顺心。淳熙六年史弥远补为承事郎,八年转为宣义郎,接着调建康府粮料院,又改为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十四年举进士。绍熙元年被授予大理司直,二年升为太社令,三年升为太常寺主薄,因侍奉老人请求祠观的官职,为主管冲佑观。史浩死后回家守丧,至庆元二年,重新任大理司直,不久改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太常丞等职,后出任知池州,嘉泰四年,史弥远升为提举浙西常平;开禧元年,被授司封郎官,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又升为秘书少监、起居郎,近十年时间里才升至六品官。宁宗开禧二年后,他的官职一路扶摇直上,不久再次回朝出任刑部,侍郎兼资善堂直讲。资善堂直讲是个给皇室子弟讲书的小官,但这个职位跟其父史浩当年做孝宗王府教授一样,是一个充满机会接近皇权的官职。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后,史弥远更受到重用,到开禧三年三月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史弥远不但已封为男爵,而且已升为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的三品大员。
随着史弥远与杨后在朝中、宫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史弥远与杨后的交往更加密切。因为潘氏与杨后是同乡,所以史弥远与杨后往来一直是比较放松的,史弥远入宫见杨后比较方便,因为史弥远的邀请,杨后多次到东钱湖来游玩。
史弥远后来与杨氏的关系越来越非同一般,史杨两家之间也显得亲密无间。杨氏有一个侄孙,名叫杨缵。他是杨次山的孙子,杨石的儿子,当时他才儿岁,一次去拜会卫王史弥远,史弥远开玩笑地出对说:“小官人当上小学。”杨缵马上接过来回答说:“大丞相已立大功。”史弥远十分惊喜,以为必能成大器。果然不出史弥远所料,杨缵成人后廉洁自励,一时间贵族亲戚之中没有人不敬畏的,他的言行,使贵族们的气习为之一变。杨缵的成就在音乐,他通晓乐理,曾自己制作曲子二百首,并每一首都能自己操琴弹奏。他常说:“琴上一根弦,可以弹尽曲中各种调子。”每次与国工乐师合奏,只要有一字的差错,他必然会十分顾忌。所以国工乐师没有一个不叹服的,大家都以为近世懂音乐的人,没有一个能出其右的。杨缵任职至司农卿,浙东帅,因为女儿选入宫中进升淑妃,赠少师。
由于杨后与史弥远之间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后人杨升庵的《宝庆诗》中有“夜驾老蟾嫔月母”一句,又有人做乐府《咏云》:“往来与月为俦侣,舒卷和天也蔽荫。”这些都是讥讽杨后与史弥远之间的风流韵事。
其实这种交往,决非所谓的“风流韵事”。其实,明眼人稍加推断,便可知道这是捕风捉影的流言。史弥远还要比杨后小五岁,以他的精明,怎么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与皇后私通?何况还有潘氏在中间。再则说,杨后与宋宁宗感情也极为深厚。宋宁宗体弱多病,杨后悉心照顾,多年如一日。这需要很大的耐心。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日子久了,杨后对宋宁宗该服什么药也能推算得一清二楚。有一次,宋宁宗患痢疾,召御医入宫诊治。御医刚号了脉,问了症状,还没有来得及开方子,杨后就问:“官家吃得感应丸否?”御医大吃一惊,想不到皇后竟然也懂医术,他连连答道:“吃得,吃得。”宁宗服了感应丸后,病情果然痊愈。杨皇后如此体贴入微,难怪宋宁宗终生依赖她,始终没有嫌弃她年老色衰。
不可否认,史弥远与杨氏的关系可能对史弥远的晋升带来一些影响,这其中也会有史浩的一些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史弥远本人。
一次百官轮次奏对,史弥远上奏说:朝廷“应当表彰廉洁的大臣,并应该对荐举贤能的人实行奖赏。疏导沟洫,加固堤防,预防水旱。充实粮仓,平均赋役,督促农业生产,禁止农民从商。修缮城郭,整理器械,选择将帅,训练士卒,储备粮草,加强警戒,以加强边防。”
丞相京镗觉得史弥远把治国的要务说得具体、全面、透彻,认定他是一个具有非凡的治国才能的人,于是就屏退左右对史弥远说:“你今后的事业功名将必定会远远超过我,我希望能把子孙托付给你。”
史弥远的奏对与京镗对他的一番评说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后来的事实,果然被京镗说中了,史弥远先后在宁宗朝任相十七年,在理宗朝任相九年,权倾二朝,而给他任相二朝奠定基础的是史弥远做过的两件大事。
促成诛韩行动的直接原因是开禧北伐,而间接原因则是庆元党禁。
庆元党禁开始于赵汝愚罢相,因为赵汝愚有功于国,一时间拥赵反韩呼声十分强烈,并且声势浩大,这一结果是韩侂胄始料未及的。韩侂胄手中有权,当然要给予打击,于是进行谏诤的大臣接二连三被罢免或流放,但却不能遏止拥赵反韩的呼声。
太府寺丞吕祖俭上封事直斥韩侂胄,警告宁宗,被送到韶州安置。经筵官楼钥趁进讲吕公著奏议的机会又劝谏说:“因言得罪的吕祖俭,就是吕公著的后代,现在正流放在岭外,万一他死了,圣朝就有了杀言者的罪名。”宁宗懵懂地问:“吕祖俭所言何事?”原来贬窜吕祖俭的诏旨御笔,宁宗全然不知道。然而可怪的是宁宗知晓了此事后,却既不纠正对吕祖俭的处理,又不追究韩侂胄的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