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2)(4)

时间:2009-02-13 19:21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在史弥远眼里袁韶比自己更幸福,因为他是一家人中的掌上明珠,受人疼爱。而在袁韶的眼里呢,史弥远当然比自己幸荣多了,不管嫡出、庶出,他到底是史浩的儿子,其高贵是所有的同辈人所无法攀比的。 史弥远爱好史学,

在史弥远眼里袁韶比自己更幸福,因为他是一家人中的掌上明珠,受人疼爱。而在袁韶的眼里呢,史弥远当然比自己幸荣多了,不管嫡出、庶出,他到底是史浩的儿子,其高贵是所有的同辈人所无法攀比的。
史弥远爱好史学,一次他读得魏文帝曹丕的故事。原来曹丕的母亲卞氏也曾为妾。卞氏家世所操职业是凭声色谋生的歌者舞伎,十分卑贱。但相传卞氏出生的时候,产房中整天都充满黄光,这使初为人父的卞敬侯感到非常奇怪,便去向卜者王旦问卜。王旦回答说:“这是大吉的征兆,看来你这个女儿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卞氏长大后仍然不免再操家族的卑贱职业,成了一名歌舞伎,并随这个以卖艺为生的家庭四处飘零。若干年后,卞氏来到了安徽亳县,当时曹操任东郡太守,为避贵戚之祸而称病辞官返乡。曹操在故乡城外建起一幢别墅,读书放猎,自娱自乐。就在这里,时年二十岁的卞氏以过人的才色,被时年二十五岁的曹操看中,终于成了曹操之妾。
曹操的正妻是丁夫人,因为没有子嗣,曹操就纳刘氏为妾。刘氏生了曹昂、曹铄及清河公主,曹操废正妻丁夫人,刘氏得以为夫人,又纳卞氏为妾。可是刘夫人生的曹昂及曹铄,曹铄早夭,曹昂在宛城战张绣时战亡,刘夫人又因故早死,这样卞氏所生的庶子曹丕、曹植等才有机会浮上台面。曹操前后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活存的庶子几乎都默默无闻,而曹丕继位为魏文帝,卞氏因此“母以子贵”。“卞氏的幸运源于她的儿子,我为什么不能呢?”从此,史弥远也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过得快乐,成为贵人。
史弥远学于碧沚,杨简的博学和践行为史弥远奠定了基础,为史弥远所继承,并对他产生了长足的影响。有时史弥远也会到碧沚讲舍去听讲。杨简、袁燮这两个人都是陆九渊的学生,宣讲陆学,因此史弥远从他们身上接受了陆九渊的学说。同时,当时在明州为官的吕祖俭是吕祖谦的弟弟,史弥远也曾游学于吕祖谦,他传授的吕学也曾为史弥远所吸纳。
当时对史弥远有过较大影响的还有一位学者就是孙应时[3]。
孙应时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是慈溪横河孙家境人。他有一个可以引以为自豪的少年时代,孙应时八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乾道八年考入太学从陆九渊学。史弥远将孙应时作为榜样,孙应时也从史弥远的身上再次读到了少年时代。
孝宗淳熙二年孙应时中了进士,他一生兢兢业业,恪守职责,为官廉洁,在学术方面也同样取得了较高的造诣,称得上是南宋的一位儒学名臣。作为一个名儒,孙应时与当时的许多大儒都有广泛的交往,像朱熹、陆九渊、张栻、吕祖谦、叶适、陈亮、杨简、袁燮、沈涣、舒磷、诸葛诚之、楼钥等人,有的是他的老师,有的是他的朋友,他们彼此之间有许多的书信来往和学术探讨。鄞县距离慈溪近,孙应时常到城南书院、碧沚讲舍来。有时来会朋友,有时则来讲学,在城南书院的讲堂里,史弥远倾听他的讲学,成了他的弟子,史弥远的聪慧,给孙应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应时很看重史弥远,无论是行事还是做学问都能融通,孙应时记录了与史弥远一起在东钱湖的情景,其《闰十月十日自鄞城同史子应如东湖宿月波寺》诗说:“不到东湖便十年,短蓬还得泛霜天。千林脱叶风如剪,万里无云月满弦。照影婆娑吾老矣,可人潇洒故依然。敲门款语僧窗夜,桃尽寒灯久不眠。”其《寄史同叔》诗说“千顷东湖风月中,去年厌看藕花红。可惊云水将身远,不得琴书与子同。四海人才尊一老,百年门户到三公。传家报国诸君事,心地勤收汗马功。”诗中无不饱含着对史弥远的希望和嘱咐。史弥远也从孙应时身上学得一家之长。在史弥远年青时有过的几位老师中,当数孙应时与他的关系始终不错,史弥远入仕后每改任一职,孙应时都会赋诗相送。绍熙元年史弥远被授予大理司直,孙应时就作《送史同叔司直造朝》:“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万里鞭先着,连城玉未瑕。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相国三槐位,郎君叠桂枝谈经天禄阁,指日凤凰池道术千年绪,功名百世期。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庆元六年史弥远知池州,孙应时又作《送史同叔知池州 》“弄水亭无恙,青溪古画图。民风最淳朴,郡计足枝梧。汉玺行褒召,潘舆且燕娱。平生故人意,未改岁寒无。”诗中不仅有对史弥远的赞赏,而更多的是期待,孙应时对史弥远充满希望,可惜他英年早逝,这多少让史弥远感到伤心。
当时对史弥远一直怀有友好的还有一位僧人,就是释宝昙[4],这是从四川乐山来鄞县的一位诗僧,后出蜀,释宝昙在径山寺、育王寺跟从大慧宗杲学佛法。出世后,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后,又住无为寺。不久又回到四明,史浩修筑橘洲给他居住,因而释宝昙自号橘洲老人。释宝昙与史浩互敬互信,彼此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每逢史浩生日,必赋诗来祝寿,他常出入史府,与史浩的四个儿子都很熟悉,但似乎与史弥远相处更投缘,释宝昙《送史同叔通判过霅川》诗中说:“莫嫌画鹢北风瞋,苕霅溪声解唤人。一日便拚千日醉,十分留得九分春。匣琴书卷先行李,虹星车旆委后尘。屈指归来须及早,满城桃李正芳新。”史弥远的佛学思想深受释宝昙的影响,而释宝昙则对史弥远的美好前景充满着期待。庆元二年史弥远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释宝昙作
《送史同叔赴宫教》:“便催绛帐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机。一鹗未尝凭荐口,诸生今始识抠衣。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少年史弥远的确学识广博,以陆为主,兼取各家。在城南书院、在碧沚讲舍、在史家府第史弥远多得高人指点,在名师的教导下,他博采众长,凭着天资聪慧,好学上进,进步很快。
淳熙八年,十八岁的史弥远参加了吏部的铨试。
铨试是一种任职考试制度。这份考试,从某一方面来说,其实要比科考更为重要,贡士如科举考试通过,仅仅取得了进士及第或明经及第的出身,还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故吏部试也称释褐试。这也就是说通过礼部统一考试的登第的,只能说是具备了一个从政资格,而如果要想正式出仕当官,就必须得经过吏部的铨试,吏部铨试后才能分配工作,任命职务。按照大周制律,一切官员不论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得出身,都必须通过铨选来最终选拔。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