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3)(15)

时间:2009-02-13 19:22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淳祐七年,理宗又任命他的老师郑清之为相。淳祐十年,郑清之将不久于人世,经过几年的修整,史嵩之再次谋求复出,企图再次得到相位。他攀附高层、投靠权贵,用金钱收买朝中重臣为自己打通关节,并上书毛遂自荐。一

淳祐七年,理宗又任命他的老师郑清之为相。淳祐十年,郑清之将不久于人世,经过几年的修整,史嵩之再次谋求复出,企图再次得到相位。他攀附高层、投靠权贵,用金钱收买朝中重臣为自己打通关节,并上书毛遂自荐。一时际,史嵩之入相的呼声很高,社会上传言任命他的诏书已经用黄白麻纸起草好了,万事具备,只等宣旨。然而当时朝廷内外仍然“众心汹汹”,所以就在任命他的前一天晚上,理宗临时改变了主意。于是谢方叔和吴潜几乎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旨任职,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右丞相。
史嵩之深知谋求相位已没有什么希望了,于是在宝祐四年,史嵩之又表示晚岁愿意去守蜀,却因再次遭遇强烈的反对而流产,史嵩之最终努力全部失败,于是“闲废十三年”,终不得复出。
淳祐间,史嵩之回乡后,才开始信佛。在史氏三位丞相中,史浩、史弥远都有佛缘,他们的显贵,或多或少与佛有些关系,因此都信佛。相比之下史嵩之与佛的关系就少了一些,铁崖禅师志先恐怕是史嵩之唯一的佛界朋友了。
余姚有龙山永乐寺。传史嵩之与铁崖禅师志先往来密切,在他的支持下,淳祐八年,铁崖禅师志先的报慈庵设有“法堂、僧堂、方丈、僧房、橱库及宾客之馆,凡七十楹”,规模迅速扩大。景定请与朝,赐名永乐寺余姚有龙山永乐寺。铁崖禅师志先与其徒士怀宝潜建报慈庵,景定请与朝,赐名永乐寺。铁崖禅师死,在寺的东面作塔。后四年,曾孙时敏、景星、蕴玉复毕所未备。时敏嗣法佛鉴范,一时饱参久登咸来依止。咸淳七年八月庚寅,立碑于寺。史嵩之对从叔史弥远始终怀有感激之情,敬佩之心,常来大慈山扫墓,祭奠史弥远。并渐渐信仰道教,在大慈山建造了清修怡真观、太清悟真成道观。
宝祐四年春,理宗御笔:史嵩之退安晚节已过十年,可以特授观文殿大学士,依旧金紫光禄大夫、求国公致仕。
不料这事又闹上一场风波,过了二天,右丞相董槐上奏说:“四川屡屡得捷报,颇为可喜。”佥枢蔡杭随之上奏说:“可惜大奸史嵩之复出,实在深为可虑。”又说:“近日,关于给史嵩之的命令,外间传闻说,是宰臣想为史嵩之汲引,以报私恩。”理宗说:“此只是史嵩之致仕,给些恩惠罢了。”参政程元凤上奏说:“臣在经筵,也曾听说圣训中涉及此事,圣意虽然明白,但天下人未必都知道,虽然用‘致仕’二字,却似有延揽、挽留人才的意思。”又过一天,董槐上疏辨明蔡枢的奏章,其实给史嵩之致仕的命令,明白显示不复图任的意思,这样可以释群疑了。理宗御批说:“史嵩之复职,不过是史嵩之曾为宰臣,给一些恩惠罢了。况且史嵩之一闲十三年,一直未曾任用,今日为什么要用他?令他致仕的意思十分明白,正示天下以决不复用之意,而给他职名则休致的典备,岂有其他意图!这都是我(理宗)的意思,并非你(董槐)的提议,你完全可以安心。”之后林存说:“高尚不事王侯,朕每加于雅志,忠爱不忘畎亩,尔毋有于遐心。”公论又以为不妥当,太学生上书攻击董相和邓泳、李仲熊,一并攻击林存。董相又上奏说,史嵩之致仕给予恩惠并非特殊,凡是以前执政而遭罢斥的都是有的,现在大家则都归罪于执行的人,希望能改前命。理宗御笔:“史嵩之的复职,不是由你请求的,只有我知道,学生有言,只是担心他复出罢,岂是计校给他职名!其人决不再用,其职亦不可夺,所请既不悖理,其安之。[4]”
这场风波勉强平息,八月史嵩之就去世了,朝廷赠少师、进封鲁国公,谥忠简,因为家讳改谥庄肃,当时没有大臣再有抵触,所谓盖棺公论定,李曾伯《挽史鲁公》说:“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哲人今已矣,魂梦绕鄞山。”“经济由身致,安危主意深。威名振华夏,岁月付山林。世望一老在,天胡二竖侵。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
德祐初,因为右正言徐直方进言,被夺谥。
史嵩之死后,其宅少帅府,及其建的云树壁、钓鱼台、三溪桥,世忠教寺等,常有去瞻仰。元人戴帅初有《吊史相》诗说:“日晏霜浓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云沙有径萦寒烧,松屋无人鸣昼鸡。几聚衣冠块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前春雨犁。”明人柴孝东有《三溪桥吊史相》诗说:“雨洗东山一振衣,过桥草树正霏霏。茅庵小坐成清绝,竹径双开对翠徽。石壁尚存云栈迹,溪浪故绕钓鱼矶,可怜丞相家何在?水自涓涓鸟自飞。”
史嵩之墓余姚河姆渡镇车厩,车厩曾是史浩为官的地方,更是史嵩之夫人生长的地方。开寿寺,县西南四十里(车厩岙内),宝祐二年(1254年),丞相史嵩之建为功德院,请额开寿普光禅院。开寿寺史嵩之墓即在西天峰下清人黄宗羲有《过史嵩之墓》一诗:莫道荒烟蔓草墟,千秋有恨尚留诸。墓林遗秽何心也,石椁鸣琴是礼欤?方恨诛奸无特笔,谁将夺谥尚浓书!西天福地残碑下,但见僧人出荷锄。
现存一块残碑,宽1.6米,厚0.26米,残长1.6米,为梅园石质。碑额上部正中是阴刻篆文“皇帝御书”,左右刻有四爪双龙,昂首腾云,栩栩如生。下方祥云开框,内为楷体榜书“西天福地”,平底阴刻,字体稳实苍劲,为理宗御笔。碑、开寿寺、史嵩之墓,三者相距各约四十米。
史嵩之非常有野心,但也非常有韬略,他是个能臣,尽管他有些专权,但一心想有所作为,一心想国家效力,这是真的。所以当时如果史嵩之真的能够被起用,南宋也许会有新的气色,也许还真的能多延续几年!史嵩之表示晚岁愿意去守蜀,并以江上阳罗堡为要寒,历史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痛恨史嵩之,为了阻止史嵩之复出,朝中大臣发起了一场攻讦运动,其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都是宋代历史上罕见的。史嵩之是不幸的,造成他的不幸主要还应该是他自己个人的因素,如果他能听从父命“事功,心学”兼得,能包容人,与人和谐共政,则必是其一生的大幸,也是南宋的大幸。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痛恨史嵩之,而痛恨史嵩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要全面否定史弥远,他们把这种痛恨全部都算在了史嵩之身上。史氏一门三宰相。从史浩起迅速崛起,到史弥远走向极盛,到史嵩之持续兴盛,历经百年,堪称南宋四明第一人家。
史氏三相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史浩贤明,平冤屈、荐士人,得人和;史弥远智慧,宏智胎、富贵命,得天时。史嵩之强悍,据襄阳,建功业,得地利。史弥远智夺“天时”,在相位二十六年,终成众矢的,千夫指,万人责,甚至史嵩之的劣性、恶行、弊政都归根于他,这是天时不如地利;史嵩之在相五年,主和议、好专权,惹众怒,三谋起复,终成泡影,身名狼籍,命归西天,这是地利不如人和,史浩在相不过数月,谋不成,功未就,但荣华富贵,家业兴盛,良臣乡贤,世代称誉,这是得人和的缘故。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