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特稿 >

东方早报 姓氏相同可测是否有同一祖先

时间:2015-02-01 20:31来源:春秋 作者:韩晓蓉 点击:
族谱造假一度成风 中国有着以修谱寻宗为特色的“文化认祖”传统,族谱家谱是平民百姓的史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2015年1月6日东方早报 第A11版 时事 大都会
 
姓氏相同可测是否有同一祖先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名词解释
● Y染色体:人类DNA含23对染色体,大约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其中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男XY、女XX。Y染色体只能在男性中传递,由父传子,子传孙,决定了血缘关系。
● 单倍(型)群:在Y染色体中有上千万对碱基,一个碱基发生突变的结果称为单核苷酸多态SNP,其突变率为三千万分之一。这些突变构成的组合叫做单倍(型)群,可作为遗传标记。
● 17-STR:几个碱基组成一个单位重复出现称为短串重复STR序列,其中有17个STR由于突变快,可选择作为遗传时钟。
 
“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遇到姓氏相同的人,很多人都会说这句话。
真的是这样吗?那可不一定,就算有家谱为证,也未必可靠。
“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现在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但是纸谱的真实性值得推敲,而血谱却是科学的方式,用这种新方式,可以精确地甄别出家谱的真假,厘清更多的家族传承的谜团”。上海大学教授史定华日前表示。
 
族谱造假一度成风
中国有着以修谱寻宗为特色的“文化认祖”传统,族谱家谱是平民百姓的史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然而,自古以来,族谱、家谱的编修就不可能是一件百分之百准确的事。或因对历史的不明,或缘于重要人物的散失,或也有修谱之人素养的问题,各类家谱都会有或大或小的缺陷。
广西贺州家谱研究会董全吉介绍,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致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线失传。正因为古代谱牒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各姓氏修谱也都有了合理的“想象空间”。
流传至今的祖传家谱很多都出自明清时期,但是,明清两代家谱造假现象却是络绎不绝。一些姓氏家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做自己的祖先。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
 
测得史姓精确族谱
1998年,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论文《杰斐逊是其女奴最小儿子的父亲》,引起史定华的注意,文中提到通过用Y染色体检测血缘、再比较在世后裔的遗传标记,为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疑案画上了句号。
国内随后也出现了突破性的研究,2012年和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发布关于曹操家族Y染色体研究的最新成果,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Y染色体的单倍群为O2*-M268。从而认定曹操不是曹参后代,也非夏侯家抱养,而是族内过继。
史定华据此研究发现,祖宗鉴定并不一定需要把祖宗与后代做亲子鉴定,通过判断两个在世男性共祖的年代、血缘距离,完全可以得出准确结论。
他具体解释,分子生物学显示,Y染色体只有男性独有,由父传子、子传孙,世代延续。父系Y染色体的遗传标志显示,如果单倍群不同,则5000年内不共祖;如果17-STR有一个不同,可推算为约300年前共祖。
史姓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当代百家姓》里排名第85位,有人口300余万。早在2012年,中华史姓就与复旦大学合作,着手构建中华史姓家族的DNA族谱。
在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帮助下,中华史姓已有150多位族人进行了Y染色体检测,用科学方法证明了史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多源头、多来源的姓氏。
目前的检测结果证实,中华史姓有多种起源,确定了四明史氏Y染色体的单倍群为O1a1-P203,推翻了史姓多数源于汉侯的传说。
史定华1996年进入生物信息学研究新领域,撰写了《中华史姓——历史人类学视觉》一书的初稿,尝试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去探索家族历史。
认祖归宗更加“科学”
著名生命科学家、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表示:“基因虽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但它可以告诉我们人群间或者人物间的关系”。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表示,通过检测DNA中的Y染色体遗传标记,可以推断是否来自于同一父系。这为姓氏、家谱的关联研究提供无可辩驳的科学证据。采用“DNA族谱”和纸质族谱并行、相互印证的办法,来确定族亲关系是可行的。
史定华表示,在修订宗谱中,如何科学地认祖归宗,应该遵循纸谱、血谱相互结合的方法。其中,血谱保存在每个人血液里的DNA中,忠实记录了世代相传的轨迹。
他认为,对史姓家族的多年探索,或许能对其他姓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 东方早报首页 | 数字报首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三星堆遗址并不神秘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三星堆中的炭屑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分析,初步确定三星堆...

  • 《Lancet》发表全球学者联合声明

    2020年2月18日,《LANCET》上发表通讯(Correspondence)文章,全球科学家发表声明反...

  • 春秋网新春祝辞

    一年来,全国族人一如既往,在寻根的伟大进程中,努力寻觅,积极考证,取得了可喜的...

  • 元朝“丝绸之路”与元大都

    丝绸之路研究至今主要集中在汉、唐时期,元朝时期的丝绸之路研究比较薄弱,而元大...

  • 进的祠堂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先前的风...

  • 中华史姓研究会会议在南乐召开

    2016年11月6日至7日,中华史姓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议在河南南乐仓颉宾馆召开举行。 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