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寻根 > 专家解读 >

关于姓氏与血缘

时间:2013-04-28 18:24来源:春秋 作者:史定华 点击:
关于姓氏与血缘

编者按:本文作者史定华先生,系上海大学数学系教授,是我国著名数学家。

年迈不忘著述立说,目前依然是国家级项目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对家族

事业更是孜孜不倦地研究考证。

希望不了解生物学领域的族人,读此文而有所感悟和收获。

                      史英豪

 现代人对家族的历史超过三代就难以说清。自己的姓起源何时何地,有何名人?探索的起源,成了寻根的情节。中国的姓数以千万,史姓有幸进入前面百个大姓。

中国历史学会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重点课题推出了《中华姓氏谱》丛书。四明的美珩教授,2002年为中华姓氏谱撰写了姓一书,介绍了史姓的起源,大致如下。

史皇氏仓颉,汉字创造者,黄帝史官;

西周的史佚,伯邑考之子,史官;

唐朝的大奈,突厥阿史那氏 ,赐姓史;

唐朝李继先,本夏侯氏,唐赐姓史;

周朝其他史姓,昭武九姓中的史姓,以及少数民族史姓等。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系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针对我国12.8亿人口姓氏分布的研究成果即将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杂志上。我们史氏人口精确到区、县甚至乡的详细分布信息可望从他们那里获得。

根据统计活着的史姓人口大约有300多万,每位的祖先是谁难以回答。寻找和修撰族谱能够部分满足寻根的情节。众所周知,族谱是记载某一同宗共祖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兼及其他的特殊图书体裁。入谱者必须是同宗共祖,即使同姓,若不同祖,也不能修入其中。中国的谱系多以历史人物和地理位置确定。以四明史氏为例,一门二王三宰相,南宋时期生活在宁波东钱湖下水村。他们的族谱辈分清晰:师水弥之卿,孙公祖必仕,本立自元孝,起宗在节义,积善致悠久,济美习庭训,……

但是四明史氏的后代,现在住在下水村的毕竟是少数。例如,我们南昌城南史氏族谱,字辈中有:本立自元孝,起宗在节义,能否说是四明的后代?清朝康乾年间修谱的祖先设下了伏笔:来自四明,始于溧阳,堂号秉直,城守豫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水平下,这一伏笔充满了政治智慧,随着科技发展,也给后代留下了探寻空间。

姓氏符号乃皇家所赐,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修谱由于傍大款官本位思想作怪,在涉及当地始祖接谱时往往误导,这是各地族谱普遍存在的大问题。

血缘关系由遗传确定,属于生物学研究邻域。各地族谱对于从未离开的族人,基本能够反映这种血缘关系。而始祖与外迁却是现今族谱研究的难点。

诞生于半个世纪以前的分子生物学为族谱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所有生命体都含有4种不同的碱基,揭开了科学新篇章。4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胞嘧啶(Cytosine)和胸腺嘧啶(Thymine)

人类含有23对染色体,大约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其中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XYXX)。可见Y染色体只能在男性中传递,由父传子,子传孙,世代遗传决定了血缘关系。Y染色体长大约6千万碱基,两端1.5%是与X染色体重组区,余下为非重组区,其中常染色质区占一半。Y染色体中单核苷酸多态SNP是指一个碱基发生突变的结果,突变率为3千万分之一。每代约有一个发生突变。这些突变构成的组合叫做单倍()群,称为遗传标记。而短串重复序列STR是指由几个碱基组成一个单位重复出现,它们往往有不同的拷贝数目,突变率大约为3百分之一。由于突变快,可作为遗传时钟。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遗传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Y染色体检测揭开了曹操身世之谜,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Y染色体检测为族谱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有望解决始祖与外迁难题。

为此,前段时间来自全国各地30来个史氏后人在复旦大学做了Y染色体检测,结果出来有人感到震惊,我则认为非常正常。下面简介我对检测结果的理解。

1. 首先会问检测会不会出现错误?开始我也有所怀疑。但从几组五服以内堂兄弟的数据看,不仅遗传标记相同,而且遗传时钟也一样,检测的准确性应该没有问题。

2. 其次检测结果能够告诉我们多少信息,值得去做吗?结果中有三位大禹”(遗传标记)后人,与下水村人相同者美德(两人600年前共祖),说明他与族谱记载是四明人相符。另一位单倍群相同者(因与美德2500年前共祖)则排除了他是四明人,检测的有效性可以初步肯定。然而,四明人的遗传标记还未得到,可见这次检测还是比较粗糙。

3. 再有检测结果出现分成多组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具有相同遗传标记的样本主要来自同一分支,个别外来者,其遗传时钟则相距甚远。结果的一致性揭示血缘纯正。当然,为了保证高可靠性,需要检测更多的样本。

4. 最后检测结果为什么会五花八门?许多人无法接受。前面美珩教授已经告诉大家,史姓起源多种多样。来自全国各地史氏后人的血缘怎能相同?结果的多样性正好给了印证。

族谱是连接姓氏与血缘的桥梁,在确定各地始祖时必须慎重对待。史氏族谱,根据美珩教授论述,大约有千余年历史。代表性的有:《古藤史氏宗谱》,《庆传录》,《史氏庆源之碑》,《史氏谱录合编》等等。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沧桑巨变,老谱留存不多,况且残缺不全。2004年,史氏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史氏春秋》网站,建立起第一个史姓研究交流的信息平台。随后各地《史氏历史研究会》相继成立,极大推动了史氏族谱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2008年,溧阳侯庙重建成功,为史氏历史文化研究搭起了一座新的平台。同时《中华史氏大同谱》编辑委员会的成立,为深入研究史氏族谱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族谱修撰,只争朝夕固然重要,科学方法不可或缺。虽然寻找旧谱和查阅史料能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线索,但我认为现在应该改变单一以历史人物和地理位置作为族谱研究的思路,需要辅以通过Y染色体检测,确定各地史氏分支的关键遗传标记,建立史氏遗传网络,才能将族谱研究推向新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只要我们大家本着谦虚谨慎,实事求是面对各种疑难,一定能为建设和谐史氏家园增添新的辉煌。

本文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电邮地址:shidh2001@263.net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4)
66.7%
踩一下
(2)
33.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