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族谱 > 家传谱 >

山東省青州市(益都)十字裡族譜(2)

时间:2013-05-02 10:07来源:春秋 作者:史墨卿 点击:
清:世祖皇帝,姓愛新覺羅,名福臨,滿族,公元1644~1911年初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國都北平,共268年。 此外,還有五胡十六國(見崔鴻《十六國春秋》),也多是非漢族人來君臨其國的。 自西晉惠

清:世祖皇帝,姓愛新覺羅,名福臨,滿族,公元1644~1911年初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國都北平,共268年。
此外,還有五胡十六國(見崔鴻《十六國春秋》),也多是非漢族人來君臨其國的。

自西晉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40年,至南北朝初期,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的136年間;異族建有的國家,就有十幾個。如:
①前趙:高祖文光皇帝,姓劉,名淵,匈奴族,國都平陽,公元304~329年,共26年。
②成漢:太宗武皇帝,姓李,名雄,氐族,國都成都,公元304~347年,共44年。
③後趙:高祖明皇帝,姓石,名瑞,羯族,國都河北,公元319~351年,共33年。
④前燕:太祖文明皇帝,姓慕容,名皝,鮮卑族,國都龍城,公元337~370年,共34年。
⑤前秦:高祖景明皇帝,姓符,名健,氐族,國都長安,公元351~394年,共44年。
⑥後秦:太祖武昭皇帝,姓姚,名萇,羌族,國都長安,公元384~417年,共34年。
⑦後燕:世祖光武皇帝,姓慕容,名垂,鮮卑族,國都中山,公元384~409年,共26年。
⑧西秦:烈祖宣烈王,姓乞伏,名國仁,鮮卑族,國都宛川,公元385~431年,共47年。
⑨後涼:太祖懿武皇帝,姓呂,名光,氐族,國都姑臧,公元386~403年,共18年。
⑩南涼:烈宗武王,姓禿髮,名烏狐,鮮卑族,國都樂都,公元397~414年,共18年。
11南燕:世宗獻武皇帝,姓慕容,名德(前燕慕容皝之子),鮮卑族,國都廣固(今青州),公元398~410年,共13年。
12北涼:太祖武宣王,姓沮渠,名蒙遜,匈奴族,公元401~439年,共39年。
13夏:世祖武烈皇帝,姓赫連,名勃勃,匈奴族,國都統萬,公元407~431年,共25年。

南北朝時期:

①北魏:太祖道五帝,姓拓拔,名珪,鮮卑族,國都金陵,公元386~534年,共143年。
②東魏:姓拓拔,鮮卑族,公元534~550年,共17年。
③西魏,文皇帝,姓拓拔,名保炬,鮮卑族,公元535~556年,共22年。
④北周:孝愍皇帝,姓宇文,名覺,鮮卑族,國都長安,公元557~581年,共25年。(以上參看詹招琳《中國歷代起迄暨年號對照表》)
在這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非漢族統治天下的領域,這些族群之間同化或混化的情況,一定很自然的衍生。再加上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濟博士指出的:

①佔有中國半數人口的婦女,在歷代的系圖學上,皆未統計在內,其血統幾乎被完全忽略。
②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炎黃的子孫,不與其他部族的子孫結婚。
③姓氏制度,雖係淵源於黃帝,但並非只有黃帝的子孫才有姓氏,也就是說跟黃帝的子孫同住在中國區域的其他部族,也很可能以他們獨特的方法,或仿照黃帝的方法,製造他們的姓氏……。甚至我們不管這些,單就「自己的分離」,就已經繁富異常了,所謂「自己分離」,就是指氏族的子孫,分衍各地,自立為一姓一氏,如周朝王室分封其子弟,即是顯例。而且據李濟的研究,姓的增加,經由這個過程的最多,約為百分之六十以上。
從古今這些各種不同的促使姓氏增多的現象看,我們的態度應該是:不分男女,不問出身,只要是同一姓氏,就應認同他(她)是本家,他(她)是同宗,他(她)是該姓氏的一分子,也就該發揚光大這一氏族的祖德流芳。共同開發中華民族光明美好的未來。
 

史氏與山東

這篇小文,是我近幾年來「尋根修譜」的副產品。在我尋尋覓覓,到處蒐集資料,加以分析研究整理的過程中,進而發現史氏與山東的關係,至少有二點:

(一)山東是史姓祖先的誕生地

有下列數項史實為證:

⑴生於壽丘((山東曲阜東北六里),初建都於此的黃帝。(有熊國(今河南新鄭)少典之子,本姓公孫,生於壽丘,因長於姬水,別姓姬氏。居於軒轅之丘,又稱軒轅氏,後因以土德王,故稱黃帝。)他是中華民族之祖,也是中華萬姓之祖。(中華姓府的統計,在六千三百多個姓中,單姓有三千七百三十個;複姓兩字的有二千四百九十八個;三個字的有一百二十七個;四個字的有六個;五個字的有二個。而萬姓統譜,中華萬姓譜的統計,在一萬零五百個姓中,單複姓有九千多個;三字以上的姓有一千五百多個。但中華民族除漢、滿二族外,尚有五十四個成員,多為邊疆或少數民族,他們的姓氏大都連名制,本書只收錄了十六族,約五百多姓。)當然,也是我們史氏的祖先了。

中國的姓究竟有多少?據最新研究說,已有二萬二千多了,因為「姓」只有「生」沒有「死」,所以會愈來愈多!

⑵為官魯國,落籍濟北的史角。

他是戰國時期北方聖人-墨子(翟)的師承,也是我們史氏的濟北(今山東長清縣)之祖。
濟北之祖,是史氏繁衍的主流,證例頗多:
甲、生於濟北的史恭,西漢時任涼州刺史等官,因功封杜陵侯(陜西西安),杜陵就是當時的京兆(陜西長安(即今西安以東),所以「京兆堂」是我們史氏的總堂號,他是我們史氏的杜陵之祖。
乙、史恭的第五世孫,東漢的史崇,曾任我們青州刺史等官,因功封溧陽侯(江蘇溧陽),他是史氏的溧陽一世之祖。
崇祖一支歷二十二世,子孫繁多,迄今二千多年,化身千千萬萬,凡江南江北、浙閩諸省之史氏,多由此遷徙。
丙、史恭的第二十六世裔孫(崇祖廿二世),唐武后時的史惟肖,曾官清河縣令,由溧陽遷終南(陜西鳳棲鄉),是史氏終南之祖。
丁、史恭的第三十四世裔孫(溧陽三十世),五代時史維則、史懷則,是集賢院學士、名書法家,由終南遷吳中(浙江嘉興),懷則為史氏吳中支始祖。

戊、史恭的第三十五世裔孫(溧陽三十一世),北宋史成(維則之子),由吳中遷四明(浙江寧波),是史氏四明支始祖。
己、史恭第二十六世裔孫(溧陽二十二世),史拱,是史務滋侄子,為國子監祭酒(國子監是全國教育文化機構,官居二品)。從江蘇溧陽逃亡到廊坊永清縣焦岱鄉置產隱居。是史氏真定支之祖。(墨卿按此說係根據網路史永生〈唐縣史氏家族〉一文而立言,此種說法,雖然可以解決山西宗親史英豪「真定史氏世家」中的部分疑點(見二○○九年出版的《中華史氏大同譜.真定史氏世家卷.蔭營街上族譜》上下部),但不知是根據什麼史料做此定論?令人存疑!另官居二品之說,也不對,因唐代國子監祭酒是官秩從三品,明清則為四品。)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3)
42.9%
踩一下
(4)
57.1%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