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 >

笔走龙蛇啸大风 ——谈史京品的书法

时间:2011-04-09 11:57来源:春秋 作者:秋水红尘 点击:
笔走龙蛇啸大风 ——谈史京品的书法
近些年来,书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习书之人渐多,习书之风甚盛,此令人喜;但书坛浮躁之气也甚浓,急功近利,沽名钓誉,书法家的头衔满天飞,此则令人忧。因此,如今能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潜心埋头耕耘砚田者,应该受到书界的赞誉和推崇。

洛阳的史京品就是这样一位把书法融入生命的值得赞誉的人。

史京品出生于文化积淀颇为深厚的河南孟津,和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王铎是同乡,并且家学渊源,他当教师的父亲耳提面命,让他从小就认真临写柳公权的《玄秘塔》帖。在“文革”动乱的年代,斯文扫地,知识贬值,京品却在被称为“四旧”的垃圾中捡拾到王铎的书法拓片,如获至宝,夜夜在家里偷偷临写。

作为“老三届”学生的史京品,在恢复高考以后又上了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总是在猬集的政务之余拨冗临帖。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研读颜真卿,尤其对《勤礼碑》用功尤勤。后来又转习魏碑,潜心于《张猛龙碑》,并以此参加洛阳市的临书大展,颇获好评。从本世纪初开始,他先是徜徉于《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等二王诸帖,后来又沉浸在《阴符经》、《礼器碑》、《石门颂》、《张迁碑》等唐楷汉隶的经典之中。接着,又是一番对米芾、怀素、孙过庭和王铎等人的行草法帖的深研苦临。

书道的博大精深,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和努力来一砖一石的砌筑根基。京品从稚子孩童到两鬓染霜,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对书法情有独钟,不离不弃。尤其是他在退居二线以后,更是达到痴迷的程度,闻鸡起舞,伏案临池,每天多达十几个小时,且日日不辍。他这种精神和劲头也常使洛阳书界的朋友们赞叹不已。正是他狠下了堪比前贤的“池水尽墨”和“秃笔成冢”的真功夫,才使得他书艺大进,锥破囊中,脱颖而出。

史京品数十年来对历代书法大家溯源履踪,对隶、楷、魏碑、行草诸体刻苦研读临写,不仅视野宽阔,而且也练就了深厚的腕底功夫,这使他的书法笔力雄健,点画之中若蕴千钧之力。并且他在长期的临写的基础上,以二王书风为主,又注意广博吸纳,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自然流畅,质朴率真同时又大气磅薄,激情洋溢的个人风格。

最近有幸看到史京品创作的一批长卷巨幅,如隶书魏徵之《谏太宗十思疏》、魏碑《孙子兵法·谋攻》、小楷王勃之《滕王阁序》和草书苏轼之前后《赤壁赋》等,或沉稳朴拙,或清逸畅达,或笔走龙蛇满纸云烟,都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和审美的享受。

说及审美和关于美学的研究,其实本来就是史京品的长项。他具有深厚的学养和理论功底,早在20多岁时就有文章见诸报刊,上大学时期就有美学研究的论文发表。本世纪初,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文集《美的探索》。这几年,他结合自己的书风实践,又连续在《中国书法》和《书法导报》上发表了十几篇书论文章。同时,他还保持了触景生情,慨叹古今而吟诗作词的文人情怀。所有这些,也都给他的书法创作奠定了丰厚的学养基础,注入了生机勃勃的诗意的活力。

京品于书法,是一种热爱,是一种痴迷,也是一种自觉的追求,但并没有夤缘以求名利之图,再加上他政务繁忙,虽勤耕砚田,却很少参与各种书法展赛活动。不过,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洛阳书界,他已是声名日隆,颇得诸多书家赞许。

正可谓“有意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无意插柳的史京品,现在已登堂入室,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回顾自己的学书历程,他赋诗抒情言志:

                           幼好笔翰半生功,  池墨难染白发生。         

                           晨学汉碑迎日月,  夜临唐楷伴青灯。

                           常向羲献讨笔意,  辄对诸米诉苦衷。

                           登堂大雅趋群贤,  笔走龙蛇啸大风。

其实,对刚过花甲之年的史京品来说,书法创作也许正是盛年,我们期待他带着“笔走龙蛇啸大风”的豪情,健步迈入更高的艺术境界。

                                                   2010年11月19日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