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历史 >

晋江史家

时间:2009-05-13 20:01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晋江史家
紫帽铁灶山古墓之谜解开
专家初步判断古墓有500年历史,墓主为明代布政使史朝宜
 


雕工精细的石虎倒在地上
  本报讯    在晋江市紫帽镇铁灶山深处,有一座已经沉睡了几百年的豪华古墓,就算是村中最年长的老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昨日,记者获悉,泉州博物馆的专家解开了这个谜团:此墓墓主为明代做过布政使的泉州人史朝宜。
  “石像生”雕工精细
  这座已经沉寂了数百年的古墓墓道左侧,栩栩如生的文臣、石虎、石马、石羊、石望柱底座依次排成一列,颇有气派。在墓道的右侧,则只剩下了武将、石马底座各一个。
  在专家的眼中,这些“石像生”无不雕工精细,姿态逼真,并具有明代典型的服饰特征和雕刻风格。当地一位村民说,早些年已有部分“石像生”被人盗走。
  墓主官位至少二品
  据当地人介绍,这座古墓叫做“布政墓”。可惜这座墓葬由于早年曾被盗墓者盗掘过,如今不仅墓主尸骨早已荡然无存,也找不到任何有文字记载的实物,难以确定墓主身份。
  不过,泉州博物馆考古部张红兴认为,墓主可能做过布政使一类的大官。其判断的理由有二:一是从墓室中出土的陶烛台、香炉、罐、瓶与以往闽南地区发现的明墓冥器的种类、釉色、质地、形状、大小都较为相似;二是石马、石虎腹部以下与石座连为一体,这和明代同期泉州古墓前的石马、石虎雕刻手法如出一辙。
  “从石像生的种类和数量上看,墓中这位官员至少是二品官。”据了解,根据大明洪武三年制定的法令,三品以下的官员墓前是没有石人的,而这座古墓的墓前有着文臣武将的石翁仲各一个。
  文献资料佐证墓主身份
  这位神秘墓主究竟是谁?
  现场考古结束后,泉州博物馆的专家们翻阅了大量本地古文献资料,终于在《晋江县志》及《泉州府志》等志书中发现了这样的记载:“史朝宜,字直之,朝宾从弟。嘉靖癸丑进士……升广东按察使,晋湖广右布政。”据介绍,布政使在明代属于正二品官,这就说明了史朝宜生活的年代和官职基本上都与这座墓主的身份相符。
  更让专家兴奋的是,书中记载了这位右布政使史朝宜的墓就在“三十三都”的云台赤崎山的平原上,其墓志铭为明代尚书黄光昇撰写。据张红兴介绍,铁灶山古墓所在的村落在明代属于“三十三都”。这样,史朝宜墓的位置基本上也能对得上号了。当然,书中记载的“云台赤崎山”到底是不是现在的“铁灶山”,还需进一步查证。
  从以上根据可初步判断,此墓为明代做过布政使的泉州人史朝宜之墓,距今已有500年左右的历史。
墓主是个清官
  据悉,清代安溪人、李光地之孙李清馥所著的《闽中理学渊源考》,记录了明代尚书黄光昇为史朝宜撰写的墓志铭全文。
  史朝宜的祖先从浙江宁波到福建泉州定居。在做淮安山阳县令时,因田土多荒,他便从江南、湖北买入大量粮米,救活了不少百姓。当时,曾认严嵩为义父的奸臣赵文华在巡视东南防倭事宜时,向沿途的郡邑大肆索贿。可史朝宜却不买赵文华的账。后来,海南珠崖一带遭受倭寇入侵,史朝宜又被派往当地做官。他到任后,肃清吏治,杜绝陋习,安抚百姓,广兴文教,被评为海南设置知州以来政绩最好的一任地方官。
 
 
  3年任职期满,史朝宜改任广东按察使,其后又被升任湖广右布政。终其一生,史朝宜被称为清高而有名望、不贪图富贵的好官。
  史朝宜,字直之,号方斋,明·晋江县人,史宏珂(号淳庵)之子,史宏琏(号商崖)之侄,史朝富之兄,史朝宾从弟,史继偕之父。史朝宜大方伯府在西街影剧院一带,后改为氏大宗祠。黄光升为作《墓志铭》,现存泉州海交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史宏琏黄光升史朝富史朝宾史继偕》)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藩伯史方斋先生朝宜收录黄恭肃黄光升恭肃)撰《墓志》,曰(《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站长标点分段按注):
  黄恭肃撰公《墓志》曰:
  公尝自言,少受业于伯父商崖史宏琏商崖。日讲《四书》、《周易》,不袭时师皮肤说,务根极圣贤垂训本旨;翌日答而未悉,必使反而更思索之;复未悉者,责之;既悉,方与续讲后章。自是循循孜孜愈久,愈觉意味深长,公读书之法然也。
  公既得书意味,遂以身膺而服之,自纲常伦理之大,以至谒见、取受一事一物之微,苟有畔于圣贤垂训义理,僩然不使少加于其身也。
  弱冠,补弟子员,屡试高等。士慕公者,竞学步其举子业。公曰:‘是筌蹄耳。君等逊志圣贤义理,意见既充,词自足以达之。抑士君子立身天地间,道德、功业、职分重矣,奚区区举业效习为也。’
  淳庵公患疮卧床,公躬理药饵,时汤粥扶持起居者五余月,至目不交睫;殁而哀且毁,执丧必如礼制,庐墓读书者三年。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年)登进士第,授淮安山阳令。
  山阳田土多荒而赋额广,民多流移当路,督计严急,催征艰甚。公以帑藏备赈饥之蓄,遣籴于江南、湖北间,招赈其流移者,而代输其所逋负,葢存活淮民莫可记数。
  是时倭奴入寇,赵文华视师海上,猎贿郡邑。比过淮,公防守封疆,保定居民,供帐一如常礼,送不出境。恚甚,既廉知为苦节吏,置之。
  旋丁母忧,服阕补户部主事。
  是时东粤亦病倭,珠崖孤悬海岛,守臣率以贿败,朝议遴公以行。比至,杜绝陋习,抚安疲民,崇风教以正酣淫之俗,肃官箴以剔贪残之吏,其治状为置守以来第一。
  在郡三载,即拜公广东按察副使;晋参浙藩,总东粤宪。东粤之民服其威信,不怒而严。
  升湖广右布政。
 
  楚为江陵张居正,湖北江陵人,又称张江陵之乡,公睹江陵规局,以刑名惨刻,斫国家元气,不能阿,任职未数月,引疾乞休。楚抚固留,公乃自驰,使特疏、再疏司铨者,覆请得旨,回籍调理,且云病痊之日,抚按具奏起用
  公归,治小书室于陋巷,仍读书其中。时与礼斋庐居云台先茔侧,以山林泉石为乐,足迹未尝及当道之门。
时闽抚楚黄州人也,以理学相雅重,或劝公时致通问,可藉荐起复。公曰:‘则如勿止,止而复仕,且援焉,非夫矣。《易》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而欲予以羞自承乎?’竟无只字往复。葢公清贞之节、道义之守,终始不易如此。
 
史公祖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宋·史公祖师》载:“史公祖师,经领荐,弃之,隐于德化九仙山。示寂,数日其体如生,异香不散。里人塑像建岩祀之,凡逐疫驱蝗,受命如响。”
 
  史公祖师,俗名史云济,明僧,晋江人。上引道光《晋江县志》将其列为宋僧有误。
 
  原为青年儒土,后出家,法号妙应。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游历九仙山,下榻德化县赤水镇铭爱村与大铭乡大铭村的交界处荇菜岩(后称永安岩)。荇菜岩原为唐·开元间僧邹无比艺圃处,多种荇菜,故名。
 
  因荇菜岩地处九仙山南麓,密林幽篁,小涧飞流,空林霖色,史云济遂选定此处为出家居地。史云济与铭爱村周进隆周进宗兄弟一见如故,结盟换贴。
 
  天顺八年(1464年)六月十四日,史云济在荇菜岩小涧大岩石上圆寂前,遗嘱其徒曰:“吾大劫未尽,火化后悬吾骸于大椿杪(树今尚存),六十年后则永安于此。”周进宗遵嘱,将其火化后骨骸挂在铭山氏祖宇旁的大椿树梢。
 
  弘治十一年(1498年),周进宗侄儿周琼六捐献山场,筹建寺庙,按史云济“六十年后永安于此”之遗言,取名“永安岩”。
 
嘉靖(1522~1566年)初,椿树梢发光,周进宗孟士等取史云济骸骨塑佛像,尊为“史公祖师”,祀于永安岩。德化至今流传一首民间歌谣《史公祖师咒》,叙述史公祖师的生平,曰:
       “锦袍玉版掷寒汀,云袜草团寄小铭;
        只履从今无觅处,永安明月在沧瞑。
        云济原籍泉州市,祖师姓妙应
        正统六年辛酉岁,八月十四午时生;
        天性聪明真灵智,诗书六艺五经通,
        甲戌科期去赴试,金榜题名天下知。
        弃官云游至德化,结庐缨溪育桃李,
        继游九仙荇菜寺,旋与结兄弟。
        天顺八年身显化,六月十三坐莲花,
        亲择永安为祖殿,灵显神通卜缨溪。
        恩泽施舍众善信,万民受荫百业兴,
        财源广进民丁旺,人才辈出见升平,
        千家祈求千家应,万家祈求万家灵。”
  【注】永安:永安岩。正统六年辛酉:1441年,明·英宗朝。甲戌: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年。周进隆周进宗兄弟。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朝。
 
 
史继偕(1560—1635年)
 
  史继偕世程,号联岳,一说莲岳,明·晋江大房人,系史朝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史朝宜》)之子,生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九月。
  府第址在泉州郡城史姓大宗祠右边,规模宏大堂皇,前临西街,后至镇抚司巷。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宅·明宅》:“大学士史继偕宅:在清平铺。”
 
  史继偕历宦神宗光宗熹宗三朝,约三十二年之久。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文简史联岳先生继偕》据新《郡志》为作《传》: 
  中榜眼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文简史联岳先生继偕》:
  “史继偕,字世程,号联岳,晋江人。
  【史继偕出身官僚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弱冠即从洪猷学《周易》。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年)领乡荐。】
  万历壬辰(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殿试第二人。”
  初宦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文简史联岳先生继偕》:
  “授翰林院编修。率同官请册立东宫,开馆讲学,不报。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史继偕充会试同考官 】
  诏使两粤,尽蠲军,兴诸赋,还升侍读,转中允。
  【丁内艰,停职回家治丧;除服就任,升左谕德兼侍读。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史继偕请求乞休,三次上疏,均不准。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擢南祭酒。】
  未几,由南司业(南祭酒)迁南少宰(南吏部侍郎),兼署户、礼、工三部。力请盘库盗帑积弊。
  改詹事。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史继偕署都察院,严加稽覆弊端;后改礼部侍郎,协理詹事府。】
  疏请致仕,家居一年。”
  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文简史联岳先生继偕》:“起为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时神宗朱翊钧)深居不出,继偕每会廷臣,请视朝,并力陈备兵措饷,不报。旋致政归。”
  史继偕起为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史继偕三次提出辞职,都不获允许,于是从命到京就任视事,仍兼掌尚书事。
  神宗万历末期,朝廷昏暗,吏治腐败,官场废弛,天灾倭患,边境告急,内外交乱,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而神宗深居禁中,一切命将请兵疏奏皆不报。当时,内有魏忠贤所指挥,傍有客氏为之操纵,蚁附蝇集,千方百计驱除善类。在这种情况下,史继偕仍对明王朝耿耿忠心。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时内阁只一人,尚书只四人,侍郎只四人,科臣只七人,台臣在京者只十人。史继偕才高政廉,对官员的考察以训廉为主,降黜一批官吏,免不了引起忌恨。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史继偕授为会试正考官,取庄际昌(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庄际昌》)等三百五十名进士及第出身,
  三月,与大学士方从哲、户部张问达同为殿试读卷官。取庄际昌为一甲一名(状元)。由于 庄际昌进呈卷第三行刮补数字,又误写“醪”字为“膠”字。 庄际昌史继偕同为晋江人,因而朝廷内外舆论大哗,恶意攻击,认为史继偕作弊偏袒,私其门人,发出“鼎甲可以市恩”的责问。
  其实,庄际昌进呈卷的讹字的问题,责任并不全在史继偕。因当时殿试读卷官总裁是宰首方从哲,再说状元又是神宗亲点的,容不了史继偕作弊,且方从哲承认进卷失详,恳恩认罪,得到神宗的宽解,认为“简税失详,既引罪,姑宥之”。
  七月,辽阳经略杨镐告急,神宗竟以病为借口,不予临朝。 史继偕赵焕会九卿科道请帝视朝,召见廷臣议方略,跪候至晚还搬请不动。朝官努力无效,纷纷疏辞离朝,朝廷出现瘫痪局面。
  史继偕也辞朝南行,至浙江接邸报,升东阁大学士,时神宗已驾崩。
  史继偕回到泉州,又上疏乞休,仍然得不到批准。
  文渊阁大学士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文简史联岳先生继偕》:“熹宗朱由校)即位,屡遣行人促入朝视事(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入朝)。甫阅月,以延绥捷,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宰相)。”
  天启二年(1622年),史继偕叶向高(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叶向高》)等被熹宗命为神宗光宗两朝《实录》总裁。
  阮大铖挤之、 致仕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文简史联岳先生继偕》:“为阮大铖所忌,从中挤之。引年疏十八上,乃得归。”
  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先是有朝臣诬陷史继偕的儿子在海上掠货。对此,熹宗知“共谬”,不报。
  继之,吏部右给事中阮大铖捕风掠影,接枝添叶,诬告说:“泉州有一钱会,盖人醵钱一文以聚众也。风闻辅臣史继偕史八舍,阴为盟主。乞谕抚按官,凡邪会异教,预行禁止;其已经发觉者,务根究正罪如律。”
  史继偕 具疏陈辨:
“臣一见科臣阮大铖疏,不胜惭愧。臣子在籍,臣乡府县监司具在,事若有端,便要严是鞫审,仍趁抚按。”
 阮大铖攻讪愈剧,史继偕也不断力求乞归,月具数本,而被熹宗不断卫护慰留,直至天启三年(1623年)七月,史继偕一共上了十八疏,才被熹宗恩准,诏许给驿归,仍加少保,荫一子为中书舍人,并赐银币,遣官护行。同年同月,改荫史继偕长子史遵灏中书舍人,中男史延旭补前荫。
  卒于家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文简史联岳先生继偕》:“卒于家。” 
  史继偕阮大钺所排挤,引疾致仕,“屡盘桓武夷,有吟咏”,留下不少诗篇。也曾游罗浮山(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博罗县,亦称东樵山),其《石洞山房》云:“劈石齐通径,环山曲抱村。天遗知白谷,从道草玄门。”
  史继偕致仕在家,正遇东南沿海海衅此起彼落,海贼、倭寇、红夷虎视眈眈,合力为患。 史继偕 不遗余力,询之荐绅父老,日夜操心泉州海防设施。
  史继偕确定在车桥之下,浯屿之上,地名鹧鸪口,为郡东南门户。这里海洋多暗礁伏石,非潮涨巨舟不得引行,寇至港门,列炮齐发,一夫之守,雄于万人。天启七年(1627年),知府王猷和司理宣城唐侯两人,自出俸赀,共举大役,在“靡借于公帑,亦弗渔闾右一钱”的情况下,如期诹吉鸠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司”城·鹧鹕口城台》)
  崇祯二年(1629年),史继偕还与另一位泉州知府蔡善继议建溜石铳台,并在很短的期间内建成,并为其作记。
史继偕辞职家居,在对望石鼓山下的怡云野筑,潜心著述及整理文献,所著有《云台藏稿》16卷、《奏议》4卷、《八闽人物》4卷、《太史一家》1卷、《越章录》4卷、《怡云草》1卷。
崇祯八年(1635年)二月,史继偕卒,享年七十五岁。加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谥文简,赐祭葬;又追赠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特晋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墓在晋江四都(今磁灶)驷行山铺烛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大学士史继偕墓:在四都驷行烛台山。”
史继任,进士出身,授兵部主事,官居一品。
 
史于光
 
  史于光,字中裕,号笋江,明·晋江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宅·明宅》:“给事中史于光宅:在笋江。”
  47岁时去世。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给事中史于光墓:在三十二都狮山。主事梁怀仁梁宅之)撰《铭》。”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4·给谏史中裕先生于光》综述氏《越章录》、梁宅之撰《墓志》为作《传》。
  吏科给事中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4·给谏史中裕先生于光》:
  “史于光,字中裕,晋江人。
  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进士,选为庶吉士,读中秘书。
  于光少甚贫而有志操,恬于荣利。当乡举时,二亲已殁,叹曰:‘仕不逮亲,又奚亟为?’遂不赴公车三载。郡大夫劝驾,乃起,即以是年登第。
  在中秘未几,疏疾归,益闭户读书,谢绝外事,有终焉之志。凡五载,亲知劝之,乃出,受吏科给事中;寻又乞归,屏居复四载。
  盖通籍(入仕)者十年,什九居家,其真在给舍者可二年耳。然任职侃侃自称,凡五上疏论事,剀切动京师,人争传之。”
  “曾一分较礼闱,称得士。”
  疏考兴献王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4·给谏史中裕先生于光》:
  “世宗嘉靖帝·朱厚熜)以藩邸入承大统,意欲考献皇兴献王嘉靖帝生父)未决。进士张璁进说,上心响焉。是时,礼官议上献皇称号之礼,上久持未下。
  于光乃上疏曰:
  ‘迩者礼臣议上兴献王称号,候命至今,未蒙俞允,群臣惑之。陛下圣明, 岂复如此,重思未决,是张璁之说中也。
  夫正统私亲天秩之礼,万世不可易也。之言曰:‘群臣尽拘执成说,不可用也。’是谓礼之出于天者,不必执矣。然则欲人何执哉?且立后之说,死生无二,宁有预养,则当为后,非预养,则不当为后。而妄谓今日典礼,与汉哀帝宋英宗不同,臣不知之言出何典记也!即宋·程颐有‘长子不得为人后’之说,又独不曰‘礼无明言’乎?
  夫武宗正德帝·朱厚照)以所承孝宗
弘治帝·朱祐樘)之大统,特付之陛下 (嘉靖帝·朱厚熜),此为天下得人之意,天下之大公也。陛下以兴献王长子,不得已而入承大统,此顺天应人之心,天下之大顺也。以兹典礼,实出寻常拟议之外,而猥称臣民宗子之法,谓长子不得为人后,不亦拘乎?
 其曰‘统与嗣不同,非必父死子立者’,亦非通论。夫嗣,正所以嗣其统也。汉孝宣昭帝之后,时于父行无所承之君,理宜以兄孙继;孝文惠帝之後,以弟无后兄之谊,故上而继高祖。陛下今承武宗,亦以弟不后兄而嗣庙,则正与汉文嗣统相类也,安得藉彼祖孙之礼,而夺今日父子之礼乎?
  又欲陛下别立兴献王庙于京师,大小二宗并事,此决不可。昔鲁宫灾,孔子闻之曰:‘其桓僖乎!’以其非正也。若庙果立,在今日则坐朱熹两庙争较之嫌,在他日则有春秋鲁僖跻闵之失;又况人情所注,此重则彼轻,大宗之与小宗,必不两存之重也。
 夫孝宗皇帝弘治帝·朱祐樘)深仁厚泽,洽于天下,天下臣民哀慕至今;武宗正德帝·朱厚照)不禄,陛下入嗣,虽贩夫走卒无不鼓舞欢呼,举手加额,谓吾皇有子矣。何者?诚仁结于心,而天理之不可灭也。
 乃昌言曰:‘庙之嗣,其不可延天也。’公然废绝称天以临之贼仁弃谊非人理不可。
 读昔汉光武身复汉祀,犹然上继元帝,所生之亲止曰‘南顿君’,立庙钜鹿,但其称考,犹有遗憾。今陛下以亲,则孝宗犹子也,与光武之疏远不同;以位,则亲承武宗全盛之业也,与光武之收拾棼乱不同。而欲陛下特考献王 ,立庙京师,若与光武相提而论,又有得失矣。
 惟陛下严大宗之事,察正统之承,仰钦庙在天之心,亟下前疏,昭示天下,毋为憸佞所惑。’
 奏入,中外韪焉。
 他论建多类此。”
 闲居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4·给谏史中裕先生于光》:
 “以夕郎终。
 性厌纷嚣,自适恬寂,未尝一造请有司。
 属修《郡志》,必断之典型,不轻徇贵人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南著述·郡邑志乘·泉州府志·明·嘉靖《泉州府志》)
 闲居教授生徒,以书义相劘,切当有得,夜榻寒灯,欣欣然忘食寝也。
 生计萧然,无异裋褐;比殁,妻子不免饥寒。
 所著有《易经解》(亦称《易说》)、《四书解》(亦称《四书说》)、《正蒙解》(亦称《易经正蒙 》)
行于世。”
 【另有《补策学衍义》、《笋江集》。】
 评价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4·给谏史中裕先生于光学派》:
 “余读《越章录》,载公与古愚 先生赵珤古愚,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珤》)列传同论,盖二公德学大抵相同也。
 公成化初登第,为虚斋蔡清虚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前辈,亦当时开风教之先者,惜乎门徒莫考。
 公与净峰张岳净峰)为同年友,其殁也,净峰祭之文曰:‘先生气寂而顓,貌和而肃,言不妄发,行必择义,其思湛静而不浮,其守确实而不贰,至于谈理必究指归,论事必引大体,责人不录瑕疵,固有道者也。’
 今观其廷议大礼,侃侃直言,引证礼经,确有依据,一时明礼者韪之,非有道而执德不回者能之乎?
 遵岩王慎中)尝言:‘正德丁丑榜(正德十二年,1517年)得士,吾泉最有名紫峰 公(陈琛紫峰)、净峰 公(张岳净峰 )、次崖 公( 林希元次崖)及先生四人,并以经学为海内巨工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陈琛张岳林希元》)
 所著有《易说》、《四书说》、《正蒙解》诸篇,已散佚,惜哉!”
 
史朝宾
 
  史朝宾,字应之,号观吾,明·晋江人。
  泉州郡城东街行春门附近旧有为史朝宾等立的嘉靖丁未进士坊。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鸿胪寺卿史朝宾墓:在惠安石船山。”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鸿胪史观吾先生朝宾》综述旧《郡志》、《闽书》、李衷一撰《本传》等有关资料为作《传》。
  早年
  《闽中理学渊源考·鸿胪史观吾先生朝宾》:“史朝宾,字应之,别号观吾。少随父商崖宏琏读书,质迟重,强力苦识,学成,为文章演漾汪洋。”
  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
  《闽中理学渊源考·鸿胪史观吾先生朝宾》:“登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 进士第,授刑部主事。久之,以员外郎署司篆。”
  杨继盛
  《闽中理学渊源考·鸿胪史观吾先生朝宾》:
  “兵部郎杨继盛疏论严嵩纳贿蠹国十大罪(《请诛贼臣疏》),上怒甚,杖继盛百,下之狱,嘉靖三十二年 (1553年) 也。
  先是,狱未下,世蕃私以意授其党李天荣,令预嘱朝宾曰:‘必得甘心焉,即与美擢。’朝宾正色曰:‘有高皇帝之律在,何可枉也!吾宁失官,无宁失律。’
 及议狱时,司寇以下惴惴不知所出,朝宾遂拟傅奏事不实律以进。部尚书何鳌谓曰:‘更有一比,盍思之翼日。’复尚书曰:‘有之,则有减于此。’尚书乃自比其律,且云傅此庶得当朝。持不可。
  狱数日未上,事益急。尚书曰:‘急矣,雷霆不測,如君所执诚是,夫固为俱靡耳,盍以待后解?’而侍郎王学益直曰:‘司官徇名,予老矣。’于是当以诈传令旨罪绞,自为稿授朝宾
 朝宾既争不得,请署奏末云:‘杨继盛语虽诖误,心实无他,惟陛下悯其狂愚,谪发远戍,庶以全好生之仁。’
 奏入,继盛竟坐大辟,尚书、侍郎夺俸,而朝宾降三级,外调泰州判。
  方继盛下狱时,荐绅相见,胁息不敢语。及继盛杖疮甚,同年提狱禁不许关通狱之上,朝宾自分重谴,与继盛俱死耳。诸公有入狱劳问继盛者,继盛都闭目不言;及朝宾至,瞪视曰:‘史应之耶,费心多矣。’
 朝宾当往泰州,别继盛书曰:‘遇公之事,当以死争;不死者,尚冀公不死也。’复书曰:‘某批奸人,肠恨不即死,公何苦哉!公其珍重。’”
 《明史·列传97·杨继盛》: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召改兵部员外郎……迁诸城知县,月余调南京户部主事,三日迁刑部员外郎。
 【嘉靖三十年(1551),即杨继盛上任兵部员外郎、住进北京达智桥的时候,北方俺答率军围攻北京。负责保卫北京的咸宁侯仇鸾上疏主张求和,昏庸的嘉靖皇帝竟然同意。而杨继盛认为这样做“有辱国体”,不顾一切上疏***仇鸾,主张坚决抵抗。仇鸾怀恨诬陷,杨继盛 被投入狱中,出狱后被贬官。后来俺答违约,仇鸾被诛,嘉靖帝才又想起杨继盛,于是连连提拔。】
 当是时,严嵩最用事,恨鸾(咸宁侯仇鸾)凌己,心善继盛首攻鸾,欲骤贵之,复改兵部武选司。而继盛恶嵩甚于鸾。且念起谪籍,一岁四迁官,思所以报国。抵任甫一月,草奏劾嵩,斋三日乃上奏……
 疏入,帝已怒。嵩见召问‘二王’语,喜谓可指此为罪,密构于帝。帝益大怒,下继盛诏狱,诘何故引‘二王’。继盛曰:‘非二王谁不慑嵩者!’狱上,乃杖之百,令刑部定罪。侍郎王学益,嵩党也。受嵩属,欲坐诈传亲王令旨律绞。郎中史朝宾持之,嵩怒,谪之外。”
 明末·林时对《荷牐丛谈·枉做小人》:
 “杨忠愍(杨继盛谥忠愍)被杖后,以门扇抬至刑部,巡风主事南昌李天荣希嵩意,斥去门扇并药饵诸物。提牢主事山阴刘槚特下公民监,禁系甚严,内外不通。诏拟罪,尚书何鳌、侍郎王学益博会诈传亲王令旨律绞。郎中史朝宾以例不合,欲轻拟,学益怒目视之,遂被降黜。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4·严嵩用事》:
“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上疏论严嵩‘十大罪’、‘五奸’……
 疏奏,帝怒其引用‘二王’(指疏中“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二王,令其面陈嵩恶。或询诸阁臣,谕以勿畏嵩威”句),命系锦衣狱,诘讯主使者,继盛曰:‘尽忠在已,岂必人主使乎!’又问引用二王故,继盛大言曰:‘奸臣误国,非二王谁不畏嵩者。’
 狱具,杖百,送刑部。尚书何鳌受嵩意,欲坐以诈传亲王令旨。郎中史朝宾曰:‘疏中但云二王亦知嵩恶,原无亲王令旨,三尺法岂可诬也!’嵩怒,降朝宾为高邮判官。”
 泰州判、历官至鸿胪卿、卒
《闽中理学渊源考·鸿胪史观吾先生朝宾》:
“判泰州三年,量移扬州。久之,迁南户部。以艰归,服阕,补工部郎,分署张秋镇,通商惠民。
 久之,嵩败,徐文正阶当事,乃以河南佥事擢尚宝少卿。寻改南大理丞,旋复徙应天府丞。久之,转鸿胪卿。
 卒,诏赐谕祭。”
 评价
 《闽中理学渊源考·鸿胪史观吾先生朝宾》:
 “朝宾居常讷讷,至临大事、决大利害,屹然山立不移。
 尝称:‘民生利害之端,非有恻怛忠诚之心,不能体察;吾身利害之端,非有正直刚毅之守,不能镇定。’
 故其所至,无论
中外,并皭然不滓,卓有树立。而其最彰明较著者,在不屈严相与部长持忠愍(杨继盛 谥 忠愍)狱,士论韪之。
 殁之日,宦橐萧然,居屋数椽,不蔽风雨。
 所著有《观吾集》及《史氏内范》藏于家,学者称曰‘观吾先生’云。”
 清·李清馥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鸿胪史观吾先生朝宾学派》:
 “按:观吾先生清修直节,前辈论之详矣。
 咫亭 詹公(詹仰庇号咫亭)在南雍时,尝禀学于先生,其后与鳞泉 王公用汲(王用汲号麟泉)、愚庵郭公惟贤(郭惟贤号愚庵)并以抗疏直言先后显著,洊登九列,为世名臣云。
史赞圣(1620—1698年)
  史赞圣,字乔岳,又字聪达,号平庵,明末清初·晋江安平史厝人。
  家贫无力攻书,为晋江龙湖鲁东陈鹄文辉书堂”炊事,亦工亦学,后成为“鲁东十八士”之一。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特科进士,授行人(宗人府御厨 ),迁户部主事,擢吏科右给事中。立朝侃侃有古直臣风。复修朱子书院。
生平孝友,贫不自赡者咸衣食之,贷者无少吝。晚年食贫自怡,著书课子而外无他涉焉。
史宏琏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训导史商崖先生宏琏》综述泉郡万历志、云台稿为作《传》,曰:
  “史宏琏,别号商崖。(明)晋江县学,嘉靖(1522—1566年)间司训金坛,以子朝宾官赠刑部主事,余事实未详。
  按:观吾朝宾史朝宾观吾)、方斋朝宜史朝宜方斋)、礼斋朝富史朝富礼斋),皆少受学于商崖公,其家庭牖教大略,详见《方斋公墓志》。”

史朝铉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3·郡守史瑞岩先生朝铉》据史文简史继偕谥文简 ):
 “史朝铉,字贯之,号瑞岩,晋江人。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进士。
  父宏询,历寿、沅二州知州。朝铉随行官邸,自沅归,从许赐山 天琦受《易》,日以所口授者辑而成书,后梓行于武塘官舍。
  朝铉为人性端介,洁修澹尚。
  初令嘉善,每莅政,容止俨然,人不敢干以私。书座右曰‘公生明,严生威’二者为官箴要诀。编审按户轻重布之,强家无所假贷,加意作人。
  授南吏科给事中,尽却例仪。任三载,侃侃多纠绳,而劾大珰申信疏十罪,南中人德之。
  万历乙亥(万历三年,1575年)复筦大计,适同年户垣余懋学者疏时政四,江陵张居正,湖北江陵人,又称张江陵)憾为刺已,内批予削籍,而移忮朝铉。未几而湖州命遂下,朝铉夷然之任。
  时方溽暑,至则躬阅系囚,不待讯,爰书而湔雪冤滥者十余辈;其处脂不腻,一一如为令时。后民思之,以配前守并城隍神而三焉。”
史朝富
  史朝富,号礼斋,明·晋江人,史宏珂(号淳庵)之子,史朝宜之弟。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年)与兄史朝宜同登进士第,历官岳州府同知、永州府知府。引疾归,卒年九十。
  隆庆四年(1570年)在永州知府任上纂修《永州府志》,次年书成。另著有《考定大学古本》、《诗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