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20)

时间:2009-02-13 19:19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宋代士大夫中参禅问道者极为普遍。他们参禅问道既为人生所需也为学文所需。因为解释诗句,他们觉得很多传统话语都未免显得方枘圆凿,于是极想找一套新的话语来填补传统话语的不足,这样大量的禅宗术语就被他们引进

宋代士大夫中参禅问道者极为普遍。他们参禅问道既为人生所需也为学文所需。因为解释诗句,他们觉得很多传统话语都未免显得方枘圆凿,于是极想找一套新的话语来填补传统话语的不足,这样大量的禅宗术语就被他们引进到诗中来了。他们受参禅的启示以禅喻诗,使禅悦之风一时盛行。
就这样史浩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佛教。而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正觉的默照禅。正觉在《坐禅箴》说:“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显然正觉主张沉思冥想,在寂然静坐中进入一种无思虑的直觉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禅的状态。而这种状态诗中也常出现,只有进入清心虚静的默照状态时,才能感到心如镜鉴,反映万象,于是学诗学禅殊归一途了。史浩深受体会声在《赠天童英书记》一诗中说:“学禅见性本,学诗事之馀。二者若异致,其归岂殊途?方其空洞间,寂默一念无。感物赋万象,如镜悬太虚。不将亦不迎,其应常如如。向非悟本性,未免声律拘。”这里说的寂默,明显是受了正觉禅师默照禅的影响。
当时宏智正觉在天童寺任主持,宏智名正觉是曹洞宗高僧,二十三岁师事丹霞子淳,随住唐州大乘寺。
关于宏智正觉的掌故,史浩常能听到:宣和四年,应真歇禅师邀请,至真州长芦,到达这天寺,众僧都出来迎接,见他衣鞋都破,真歇命侍者送给他一双新鞋,宏智推却说:“我为鞋而来吗?”众僧听了心悦情服,就请他居首座说法。建炎三年他来到天童寺主持,金兵常到天童寺骚扰,寺中众僧大多逃亡,只有宏智一人与金兵相对,匪众懔其威德,自行退散。后正觉在天童寺倡导默照禅,弘扬曹洞宗风,并建设禅堂,扩大山门,筑宝阁,奉千佛,使天童禅寺得以中兴,遂成了当时名扬四方的一个禅学中心,宏智正觉也被人们称为天童和尚。
正觉“自幼得戒,坐必跏跌”,深入深山,结屋安禅,“昼夜不眠,与众危坐,三轮俱寂,六用不痕”。史浩见到正觉“禅毳万指,默座禅床,长时禅定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只以茶提神益思,驱困解乏,生津止渴。”他还终生恪守过午不食的戒律,而集己资布施贫民数万。这些都无不感动着史浩。
随着对天童寺的熟悉,史浩也会随母去听正觉说法。正觉说法文采丰富,常常出口就是诗句,而且语句中往往清空灵动,既富有禅家的理趣,也能传达出超远的意境。史浩每每洗耳恭听,这对于史浩学诗自然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史浩开始与正觉有了接触。“修习静坐的人,厌喧求静,独居一室,稍有人声就以为受到干扰吗?”史浩问正觉。“人声是可以禁止的。”“如果有鸦鹊在庭中叫噪,那怎么办呢?”“鸦鹊还可驱除赶走。”“如果有虎豹在林中号啸,那么当怎么办呢?”“虎豹犹可以使猎人捕捉。”“如果有风号水流,雷轰雨骤,那又要怎么办呢?”“所以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要想除境而境终不可除;境既不除,心不能静,这样,道就永远学不成了。世尊当年林中静坐,不知有五百辆车过的声音,那就是入深禅定的缘故,但这种功夫不是凡夫所能达到的。”
正觉虽为僧人却也是诗人,他在一组《禅人写真求赞》诗说:“笑含口角,喜在眉棱。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动而静,虚而应。专气致柔,湛神如凝。一住天童,十分没兴。”“渊默之得,不可文墨。流应之功,不可形容。秋入野水,月行霁空。影像名字,且唤天童。”“天童比丘,还相识不。白发寒岩雪,青瞳古涧秋。现身不堕类,分影也随流。它日果能窥顶相,晴云似放去山头。”史浩读了,禅诗双得。
“读书也得入定,当时高凤读书,不知骤雨漂麦,不是吗?所以不自责立志不坚,而嫌境不寂静,实在谬误啊。凭耳朵听闻所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的知识广;用眼睛看读所得的知识,又不如用心领会,能悟明事理,所得的知识广博。所以,学习必须以心领悟为主,目读为副,耳听为辅助。如果以目读取代心悟,已属浅陋了,如以耳听取代目读,那就更加浅陋了。”史浩为正觉被所识倾倒。
在那春光明媚的时节,史浩和正觉一起去观看山色,在远处,只见满山繁密的树林一片翠绿,其色如靛。当走近天童山麓观看山色时,则只见满山茂盛的草木一片苍青,其色如蓝;“山的颜色怎么会变呢?”史浩问。“不是!山色依然如故,是我们眼睛的视力有短长罢了。我们的视野由近而渐远,青便转为翠;我们的视野由远而渐近,翠又转而为青。这都是由于观者在空间位置上的改易,因而视色上也随着而变化。我们能够看到山色的青,固然要具备种种因缘;我们能看到山色的翠,也是由于种种因缘。可见无论是青是翠,都不过是人视觉上所起的一种幻相而已。”“嗯!嗯!”“不但山色的青翠是一种幻相,即宇宙间一切事物也都是随因缘而起生灭的变化,并没有真实的自体。‘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是禅者对自然山水辗转变化的三个看法。”正觉说。“敢问如何解读?”“首先无智之心见的山水是客观实体,那是与观看分离的认知对象。但当我们刻意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应时,我们便进入第二个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由无智的素心进入思维去感应山水,主体开始破除色相,于是山水的意象就逐渐从客观时空孤离出来而趋向观者的心境。那第三个阶段,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山水被彻底的孤立于时空背景,认知的分析性视角已不复存在,这一直观的心相,保留了所有感性的细节,却又不是自然的简单模写。它是心对物象的‘观’,是两者的统一,心不自心,因色固有。见色即见心,这是禅宗心物关系论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诗能达到第三阶段,其意境尤为高远,则可千古传诵了。”正觉说。
正觉用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读书的境界,话语简单,寓意却深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话,看似意思很浅显,但是完全理解其意思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看一本书,一开始觉得一本书是薄的,没多少内容;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想到了很多问题,读出了书中隐含的大量知识,书一下子变厚了;等到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书中很多内容都成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书就又变薄了,用很少的言语就可以精确概括。书还是那本书,人却不一样了。总之这是一个过程,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是本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有亲切感,如见亲友故人,如见良师姐妹。读书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和古人、今人拉家常,是在和大法师、老伙计促膝谈心,是在和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交流思想感情。当自己与他们谈得投机时,当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印证时,令人拍案叫绝,连连说妙,当心中的疑问在书中找到了满意的答案时,令人开怀大笑。”史浩说。正觉听罢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这种读书境界,读书人都能共同体会。好友对来我讲,他在读《金刚经》时,好像有人在讲经。我也有同感,开卷会客,谈吐不歇,仿佛久别重逢的师友欢聚一堂。”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