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2)(31)

时间:2009-02-13 19:21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就佛教文化来说,史弥远更是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嘉定六年,史弥远奏请,仿印度五精舍之制,对全国寺院进行了一次等级评定[3],建立起依照封建社会官僚等级和晋升制度的官寺制度[3]。按照这种制度,把官寺分为五

就佛教文化来说,史弥远更是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嘉定六年,史弥远奏请,仿印度五精舍之制,对全国寺院进行了一次等级评定[3],建立起依照封建社会官僚等级和晋升制度的官寺制度[3]。按照这种制度,把官寺分为五山、十刹、诸山(甲刹)三个等级。一寺之中,地位之尊,权力之重,无出住持之右。因此出主一寺之主,成了僧人十分企慕的事,而五山十刹的住持僧,地位极隆,为僧众所崇贵。其住持由皇帝敕选或由中书门下以黄牒选补。但禅僧也要经历从诸山至十刹较低的等级之后,才能到五山担任住持。明代学者朱国桢曾说:“史卫王奏立五山十刹,如世所谓官署。然有服劳其间最久者,乃出主小院。俟声华彰者,乃拾级而升,改主大寺,得至于五名山,则如仕官而至将相,为人情之至荣。”这些做法显然规范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在大大小小四百八十余所近乎泛滥的寺院中,评出了五山十刹。位于浙江余杭长乐镇内的径山荣登禅院五山的榜首,被誉为“天下东南第一释寺”。径山荣登五山之首后,无准师范即受命住持径山,史弥远代表朝廷,希望能依靠无准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径山作为五山之首的声名,以振兴中国的禅宗。
天童禅寺列为五山之第三,育王寺为五山之第五,天童、育王因此达到鼎盛。当时,天童寺,"日饭僧千人",育王寺"亦不下七八百人,行仆称是"。嘉定十六年(1223年),年仅24岁日本道元法师,来到鄞县天童禅寺用斋,切磋佛学妙啼,受曹洞宗禅法和法衣而归。回国后,他创建了日本曹洞宗,并尊天童寺为其祖庭。他多次来明州,朝拜天童寺、大慈寺。
至今授曹洞宗徒数以百万计,朝鲜、东南亚等地也有不少曹洞宗信徒。
大慈禅寺则为浙东甲刹,嘉定十六年,史弥远聘请禅宗高僧笑翁妙堪大和尚为大慈禅寺主持。其中大慈禅寺当时规模最大,有住僧逾百人,为浙东著名丛林,宁宗特赐“教忠报国寺”。笑翁妙堪和日本高僧道元的交往,是大慈禅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里程碑。理宗时,道元的弟子寒岩义尹入宋。他在宋学佛达15年之久,先后在明州瑞光寺、杭州灵隐寺、明州大慈禅寺进行佛学交流,对明州大慈禅寺情有独钟。非常仰慕明州大慈禅寺的建筑。他回国后,在肥后,今日本九州西部熊本市,按南宋大慈禅寺的建筑特色仿建了大粱山大慈寺,并定名为大慈禅寺,尊明州大慈禅寺为“祖庭”。这是继天童寺之后,为日本曹洞宗“祖庭”外的又一“祖庭”。
延庆寺原称保恩院,宋太宗淳化二年,被后世尊为天台宗十七祖的“四明尊者”知礼大师,在乾符寺西偏小院内宣讲天台宗教义,许多天台宗信徒前来听讲,仍迁保恩院内,后知礼任住持,多方筹集资金扩建院所,在他的得力助手园觉法师的大力相助下,历时十余年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才告竣工。次年,知礼上奏朝廷,经批准改称延庆院。于是这所名震海内外的天台宗名刹,开始出现在浙东明州,与台州的国清寺交辉相映,成为佛教天台宗的“五山之一”。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延庆寺包括十六观堂在内统统被大火吞灭。七年之后,到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有位号称古云粹公者,在丞相史弥远的支持下又开始重建。
普陀山宝陀寺与径山寺、天童寺、育王寺、大慈禅根本无法相比,即使在舟山,其影响似乎不如本岛的普慈寺、吉祥寺,但嘉定年间“升级”它也进入江南教院五山十刹之列。
于是使许多很有名气的大和尚前来担任宝陀寺住持。临济宗名僧德韶、普济由朝廷委任于嘉定年间先后住持宝陀寺。由于皇帝、丞相尊崇佛国观音灵异,所以都城临安(今杭州)居民也争着来目睹宝陀寺住持风采,于是到普陀山的香客大增。这就大大提升了普陀山在佛教界的地位。
普陀山成为被海内外公认的佛教圣地,其好运则是因史弥远父亲史浩曾经历的潮音洞旧事带来的,因而史弥远对普陀山特别关注。
嘉定三年八月,普陀宝陀寺遭遇大风雨袭击,圆通殿被摧毁。住山德韶,向朝廷作了汇报,史弥远以朝廷名义赐钱万缗,德韶化了七年时间重建圆通殿,又用了六年时间凿石驾桥,使人们可以直接到达潮音洞。宁宗赐御书:圆通宝殿、大士桥。这一年,史弥远还继承父志,“舍财庄严殿,宇廊庾备具,香灯供养”。宁宗听说后,也赐宸翰及金襕衣、银钵、玛瑙数珠、松鹿锦幡等。
嘉定七年,史弥远代父亲购香灯,壮严殿宇,宋宁宗再赐金银。从绍兴元年,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至嘉定七年,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普陀山自此而成观。
嘉定八年,普陀山新住持德韶升座,“值中殿赐金钱,喧动都城,缁白从风”。史弥远奏请朝廷把普陀山正式作为观音供奉道场。
嘉定十三年,史弥远又一次捐献财物修葺佛国殿宇。他还到普陀山,礼潮音洞。
嘉定十六年,昌国县设舟山渡,这是舟山最早的沿海客运航线,原因是为了方便纷至沓来的香客。这笔通航的钱也都是由史弥远下令拨的。
说到底明州一带对观音大士的笃诚崇拜,实始于史浩、史弥远父子。
在史弥远奏请评定五山十刹的背景下,智门寺的住持僧师哲也前往史相府请求资助和庇护。
智门寺原名保安院。宋治平二年,重视文化建设的林旦任象山县令,将智门禅寺与等慈禅寺、延寿禅寺、常乐禅寺、宝梵讲寺
、普明律寺以及栖霞观,一起悉被改赐新额。以“智门”为寺名,“智”为儒家常用语,即梵语“般若”意译,“智门”意为智慧之门。这与旧称“保安”相较,确有新的含蕴。当年主寺者兼通儒释,颇有修养,与当时兼通儒、释、道的文人学士,自能同气相求。智门寺从此“缁徒相授,梵宇漫广”,同时在经济上具有雄厚实力,有“常住田674亩,山2244亩”。寺院的兴盛,可以想见。
智门寺内有了一块《赤壁赋》碑,是黄庭坚所书。苏东坡是天下文宗,元佑元年,苏氏被召进京,任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四年出任杭州太守,筑苏堤,多惠政。苏氏除儒家经典之外,于老庄佛家著作,无不纵览,且禅友极多,与名僧道潜、佛印,过往甚密。东坡诗集中与僧友唱酬诗即有二十几首,苏氏自云“吴越名僧,与予善者十九”,禅家典籍《五灯会元》甚至将他列入东林照觉禅师法嗣(传衣钵者)。黄庭坚是苏氏门生,他才气横溢,多才多艺,也被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国史馆编修。元丰五年,他写成《赤壁赋》后举国传诵,成一代名篇。黄庭坚便书写了《赤壁赋》碑。智门主寺者兼通儒释,自在吴越名僧之列,于此际参与交游,求得黄庭坚《赤壁赋》碑书幅。镌刻成碑后轰动朝野,智门寺更因而名闻遐迩。政坛风云莫测,元佑八年后,苏、黄又遭贬谪。东坡被一贬再贬,直贬至海南岛,徽宗登极后大赦才回来,崇宁前一年死于常州途中。黄庭坚与苏氏共进退,同时被贬,四年后死于宜州。此时蔡京当权,于崇宁元年立“元佑奸党碑”,公布司马光、文彦博、吕公着、吕大防、苏轼、秦观、黄庭坚等大小官员109人之名,罗列罪状,谓之奸党,请徽宗御书,刻于京师端礼门石碑之上。蔡京自书大碑,遍颁郡县,后更扩大化至309多人,列为“邪等”。凡名列“奸党”与“邪等”之子孙,诏令不得为官,宗室不得与为婚姻,销毁已刊苏氏父子及秦观、黄庭坚文集;并令凡以元佑政事学术聚徒传授者,一经举发,罪罚无赦。蔡京责令爪牙,举国查究,肃清影响,当时距离智门寺赐额是37年。十年前轰动一时的智门寺《赤壁赋》碑,这时已成了寺僧结交“元祐奸党”的罪证,自然在肃清之列。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