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3)(14)

时间:2009-02-13 19:22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朝廷发布了一系列措施,临安士民竟欢呼载道,对更新后的人事表示出了绝对的支持。不久杜范又升徐元杰为工部侍郎,朝廷一切政事都与他商议。徐元杰也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此极有裨益。百姓都喁喁望治,谁料天不

朝廷发布了一系列措施,临安士民竟欢呼载道,对更新后的人事表示出了绝对的支持。不久杜范又升徐元杰为工部侍郎,朝廷一切政事都与他商议。徐元杰也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此极有裨益。百姓都喁喁望治,谁料天不赐福,老成凋谢,杜范竟暴病而亡,他在相位,共计不过八十日。还没有过一个月,徐元杰一天谒见左丞相范钟,范钟留他在阁中吃午饭,下午归去,徐元杰忽然感觉腹内不舒服,到了黄昏,寒热交作,浑身不适,等到四更,竟然指爪爆裂,大叫几声就死了。三校学生听说了此事,都说徐元杰是被人谋害而死的,他为抱不平,于是伏阙上书说:“历朝以来,小人陷害君子,不过是将他们贬谪到边远地区去,让他们触冒烟瘴而死去。现在的蛮烟瘴雨,不在岭南,转而在朝廷了,我们这些人实在不胜惊骇![2]”理宗见了此书,下诏将阁中承侍吏役逮捕交给临安府审讯,但既无佐证,又无实供,不得不就此作罢。
人们怀疑杜范的死也与史嵩之有关,盛传杜范上奏说:“宰臣史嵩之本来是卫王史弥远的同族,连这样的家事都不管,那他还能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史嵩之听到后,非常气愤,自然把对杜范的恨心都记在心里,何况杜范在理宗心目中地位日高,必谋相位,于是史嵩之就差人去摸透杜范的习惯。史嵩之去相,而取代他的就是杜范,史嵩之再也不能容忍,他得知杜范平素嗜书如命,便将毒药涂在书简上,叫人献给杜范,杜范旦夕翻阅此书,毒气蒸目,就失明死亡。
就在这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汉弼又因为在阁中会餐,忽然得病身死。
杜范、徐元杰、刘汉弼被称为“淳祐三贤”,杜范曾因为得到乔行简的提拔,晋升为同知枢密院事,但他不屑与史嵩之共事,辞职回乡。理宗让太监去追回,并命令临安各城门的官员不得让杜范出城。太学生们也纷纷上书挽留杜范,还直接把矛头指向史嵩之。不过,理宗对史嵩之也十分倚重,大凡军国大事都一应交给宰相史嵩之处置。史嵩之久擅国柄,为了平息舆论,他采用欲擒故纵的策略,于是六次请求辞相,理宗果然不批准。但这却给杜范一派的大臣抓住机会,并充分利用这一机会驱遂了史嵩之。将作监徐元杰言:“史嵩之起复,士论纷然,宜同意他推举执政来代替他自己。”理宗说:“学校虽然是正论,但言之太甚。”元杰说:“正论是国家元气,今正论独在学校,要当保养一线之脈。”徐元杰又要求辞去,理宗说:“经筵现在正要依赖你,怎么可以因此辞去?”户部侍郎刘汉弼就秘密上奏理宗说:“自古没有一日无宰相之朝,现在相位空缺已经三个月,希望陛下奋发英断,拔去阴邪,庶可转危为安。否则是非两立,邪正并进,陛下即便想收召善类,也不可得到。我听说富弼的起复,止于五请;蔣芾的起复,止于三请。现在史嵩之既然多次请求辞职,就让他去为父守丧吧。皇上应当选择贤臣,早日笃定相位。”理宗狠下心来,采纳了汉弼的建议,同意史嵩之请辞。但不过几日,理宗发觉自己真的还离不了史嵩之这个助手。他又回心转意,准备重新起用史嵩之。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朝廷哗然失色。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徐元杰认为理宗这种做法是游戏国事、出尔反尔,于是“攻之甚力”。徐元杰轮对说:“我前日奉侍经筵,亲耳听皇上圣问是否让大臣史嵩之起复,我上奏说陛下出命太轻率,人言不可沮抑。大臣所读圣贤之书,应当畏天命,畏人言。家庭之变,哀戚终事,礼制有常。我心想史嵩之何至于忽视守丧这样的大事,轻易复出来犯清议呢!士大夫所以发议论,实在是以为陛下是四海纲常之主,大臣身任道揆,是扶翊纲常的。我觉得为陛下当爱惜民彝,为大臣当爱惜名节。”这一轮对,马上在朝野传诵开了,理宗也深知徐元杰是一个忠良,常能从容论天下事。与此同时太学生们又纷纷上书坚决反对重新起用史嵩之。
理宗任命杜范、范钟并相后,史嵩之觉得自己的事是被刘汉弼、徐元杰搅乱的,因此对刘汉弼、徐元杰有了一股恨心是必然的。
杜范、徐元杰、刘汉弼暴死后,太学生蔡德润等一百七十三人,又叩阍上书,为他们讼冤。众人的议论愈加沸腾,在朝廷的各位大臣无不人人危惧!甚至到了阁堂会食,无人再敢下箸。就在这时史璟卿也暴病而亡,史璟卿是史嵩之之弟史时之的儿子,他自小颖悟能文,当时才十八岁,不久前曾写信劝谏史嵩之辞去相位。有了这样一件事,大家都怀疑到了史嵩之的头上。怀疑不能作为事实,但当时史嵩之为公论所不容,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就这样理宗在万般无奈之下,把史嵩之晾在了一边。不久,理宗夜里降御笔,黜出不才台谏,起复史嵩之的命令也就此落了幕,史嵩之很不得意地回到了东钱湖的东吴老家。
他在东吴安葬了父亲,墓在五乡镇横省村,理宗赠史弥忠为少师郑国公,谥文靖。
在东吴史嵩之又建设了府第——少帅府,并在附近建云树壁、钓鱼台、三溪桥,一直闲居在此。
淳祐六年史嵩之服丧期满,企图复出,但由于舆论的一致反对,十一月,史嵩之不得不请求归祠服阙,也就是请求退休。理宗御笔除职予祠,并叫刘克庄行词,刘克庄不干。
刘克庄因江湖案被史弥远误十年,嘉熙三年后又两次被史嵩之夺官。刘克庄因为抵制丞相史嵩之兼理的两淮屯田要向岭南征调耕牛的成规,结果被侍御史金渊以“自拟清望”的罪名向理宗上了一道奏疏,于是先是被停职,随后被罢官。后刘克庄又被赏识、重用,他刚入朝就被封为太府少卿,仍是“直为骨干忠肝脾”。他在理宗面前,再次毫不讳言地陈述了他的意见:其中有一条认为理宗有委任的过失,根本就不该重用史嵩之那样一味求和、弄权的人为相。当理宗重新起用史嵩之时,他果然又是反对,明确指出此举会误事,而且所误还不小。理宗听后未发作,但朝上要夺刘克庄官职的议论蜂起,结果他还是丢了官。
在刘克庄看来从嘉熙三年起,史嵩之为相前后整整五年中,他都在上蒙蔽君主,下抑塞群臣,所谓奸权误国,实为大恶。所以面对皇帝,刘克庄刚正不阿,拒绝为史嵩之草制诰词。他上疏这样说:“史嵩之有无父之罪四条,无君之罪七条,旧相致仕合有诰词,现在我行史嵩之之词,不知道是为褒为贬?”尽管理宗再三规劝,刘克庄还是坚持到底,始终不为史嵩之作制,因此殿中侍御史章琰就以“不合奏审,直实欺君”为理由,上疏弹劾刘克庄,而刘克庄宁可再次被罢官,也不愿为史嵩之“行词”[3]。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