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杂文 >

史家埠头

时间:2008-01-13 21:15来源:春秋 作者:秩名 点击:
史家埠头
 
大概,许多人,尤其是近几年才搬进城的新城里人以及那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都不会知道余姚城内的姚江南岸有一个埠头叫“史家埠头”,更不会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在哪里,至于它的“出迹”,恐怕知道的人更是凤毛鳞角了。

   也许,谁也不会想到那高高耸立在姚江南岸富丽堂皇、气派非凡的五星宾馆“太平洋大酒店”牌楼西首“对落”的河沿上,有一只当年相当热闹、全姚城小有名气的河埠头——史家埠头,土话也叫做史“角(音)”埠头。


   这是用一户人家姓氏命名的河埠头,并非为官方正式命名,只是随着人们的习惯称呼而出名。当然,这种称呼是有“出迹”的。相传,那时南河岸住着颇有名气的史姓大户人家,经商挣钱,家境甚为富裕。潭井弄原二轻局办公地就是他们家族的史家祠堂。史家一贯好为善事,现在的念慈桥也是史家后裔、港商史济樵捐资而建。“一脉姚江系旅思,流波犹忆在山时”,当年建造史家埠头,也有“以勤劳恩重身土”回报家乡父老之意吧。 


   史家埠头在潭井弄(即现在“太平洋大酒店”停车场通道口)对出的河岸边。从河岸单边而下,近河床三分之一处是一平台,左转90度后,正面伸向河面,成三面环水状。石阶坚固、宽敞、气派,供十个人同时洗刷,绰绰有余,是附近最大的河埠头。


   当时,南河岸史家埠头附近,是非常稠密的居民住宅区。东到新建桥(文革时叫红卫桥),西首到国营余姚染织厂。南边一直到义井巷弄、笋行弄。富有江南水乡味的青砖、马头墙黑压压的一片,整齐有序、错落有致。互相穿通着的石板弄堂可以从这家走到那家,从建造考究的房屋结构中可看出,这里曾住过不少大户人家。


   那时,人们生活的基本用水是河水。虽说,靠近江南直街的义井巷弄堂口装有一个供应自来水的龙头。居民们尽可向管水大妈买一些筹子,每担水一分钱。用一根扁担一副水桶,挑上七八担能满满装上一“七石缸”。煞是方便!


   但尽管这样,大家还是捂紧了水缸盖,舍不得轻易用掉。除了烧茶煮饭,一般的洗洗刷刷都喜欢涌到史家埠头。所以,埠头一直非常繁忙。在每天下班后的时段或休息天,会挤得插不下足,“棒槌”声、女人们的说笑声响成一片。尤其在“雪里蕻、高脚白”上市的季节,人们会发动全家老少到这里轮番洗菜,这时埠头就会从大清早忙到傍晚。


   由于史家埠头特别宽敞,且三面环水,中间部分稍稍伸出在河面。这样的形状很受垂钓者喜爱,常常会有人在这里下钩。那时,水质很好,鱼也特别多。不多一会功夫,就能钓上许多“老虾公”、“河鲫鱼”,还有“埠头黄鳝”什么的。听说,有人还在这里钓上过甲鱼,并说得活灵活现,好多人相信了,当然,我是没有亲眼看到有人钓起过。偌大的姚江犹如一个取之不尽的储备宝库,有的人家里没有“下饭”时,会在“埠头阶”里摸上一阵,不一会就有满满一碗肉嫩味鲜的野生“蛳螺”。


   姚江是天然游泳浴场,那时候水很干净。每到夏天来临时,孩子们一放学,趁着大人们还没下班,就急忙忙来到埠头边上。从“狗扒式”到正规的“蛙游”,一个夏天里,一个个会在这里毕业。上班族的青年男女们下班后,也会带上各种面盆脚桶、废旧轮胎,蜂涌而下游上一阵。年轻人在一起相互嬉闹着,打闹着,也有人因此而结为百年之好呢!难怪也有人戏称埠头为“私嫁”埠头。


  1976年夏,天大旱。整个姚江翻了个底朝天,河底被太阳晒得开了裂。那年,正遇龙山剧院公映我国第一部武打电影《少林寺》。那条早已没有水的姚江,俨然成了一条天然通道,史家埠头也变成架设在河岸与河床上的天然台阶。居住在江南及城南的人们纷纷通过埠头,跨越干枯的河床涌向剧场。使那些多年没看电影的“饿煞”观众,着着实实过了把瘾。那个用人山人海形容也不为过的壮观场面令许多人至今还记忆犹新。
  ……
  其实,史家埠头与我国江南水乡特有的千千万万河埠头一样,极为普通,没有特别之处,人们也不太会在意它的存在与否。但它作为时代的产物却实实在在地伴随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现在,虽然它完成了使命,悄然淡出历史舞台,已不复存在,那热闹的场面和人们嬉笑欢乐的场景也不再重现。但它已作为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会永远回味在人们记忆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