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上古村史氏属真定世家,发祥于正定,流支由九世仲良公(元代万户侯)定居于辖地偃师史家湾,后由偃师二门的17世自恭公迁至顾县镇,又由18世的冬典公𨺗居孟津县东关,再由21世载忠公的两个孩子皋(老二)和教(老四)先后𨺗居上古,繁延至今,已逾10代。东支(东古洞)耕读持家,子孙已广布四海;西支(史家坑儿、后迁至西街)农商並举,曾富甲一方。2025年2月11日家谱初编印讫,12日(正月十五)在东支故居举行了隆重的祭祖暨宗谱颁发典礼,鞭炮声震四野,人声鼎沸,焚香烧金银,祭酒,行三跪九拜大礼,颂祭祖文,村支书代表村委会致贺词,京品致感言……
会场中有两块额匾是堂号“载凤堂”,为28世京品所书,已载入祖谱中。
京品(1948一)上大学时即在河南日报及一些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引起轰动,因为当时许多老师尚未有此丰硕的科研成果。毕业后分配到洛阳地委组织部工作,是宣传科长。三门峡建市时分至三门峡市政府,任文化局局长。后调任卢氏县委任书记,历时7年,是卢氏县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民评最好的一个县头头。他将一个贫穷落后的边远县实现GDP持续翻番,经济腾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国企、民企、农业生产、商业运营都步入快车道。他作风正派,尽职尽责,踏实肯干,颇具民声。后调入洛阳市栾川县任县委书记多年,又使栾川实现了飞速发展,亲民、愛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被群众称为“活着的焦裕禄”。再后来在环保局工作,又当过市委秘书长,等等。退休后,刻苦钻研书画技艺,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港深澳书画界的领军人物,许多作品流传于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编委委托他为堂号书写的两幅作品,笔力遒劲,结构雄厚,寓意深远。他是魏碑筑基,初看是构架稳重,力透纸背。隔段时间看,就会发现这样的字耐看,有顶天立地之势,驾驭乾坤之骨,流芳千年之美。再加上他市委秘书长等社会身份,意义就更深远了。

2024年3月5日在大辉饭店举行第一次编委会会议,这是合影。幸亏晓磊留心照了这一张,很了不起。
京品主持会议並讲话。
我宣布编委会名单並一一作了介绍。
堂号1:竖式匾,东支敬存。

堂号2:横式匾,西支敬存。

堂号释义。
点击放大看。

为上古史氏始祖皋、教二公造像记
28世 史京品
《上古史氏宗谱》(一编)编篡之初,主编龙身兄给我分配了一项任务:为始祖造像。初衷是让我自己制作。我平时画花鸟、山水尚可,画人物心里没底。况为始祖造像,还是请名家为好。十一月五日我从深圳回到洛阳,即着手宗谱的编篡事宜。因主编龙身兄腿部扭伤,十一月八日我便在洛阳家中召集信通、利民、红亮抓紧研究编篡进度。次日,我和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宽武先生打电话,请他为皋、教二始祖造像。宽武先生和我交谊深厚,大学刚毕业就跟我到三门峡文化局工作(一九八六年洛阳地委撤销,三门峡升格为地级市,我调任三门峡市文化局长)。后又随我至卢氏工作。不久,他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毕业就到郑大,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画家,不仅是中美协会员、河南省书画家协会主席,还任郑大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评委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委专家。二零一三年我在史家湾主编史氏宗谱六编时,就请他为史家湾始祖仲良公造像,编印在六编之首。这次编篡上古史氏宗谱,又请他为上古史氏始祖造像,他非常乐意。询问皋、教二公生活的时代背景。我说,皋爷、教爷迁居上古,已历将近十代。他们的形象、生活状态、性格特征、迁居原因都不可考。按百年四——五代推算,他们巨今天三百年左右,大概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你就展开想象,根据我们这些后人的气质、体型、举止推演前人,进行创作吧!他欣然接受。
过了十天,不知张教授创作进度。而宗谱编篡面临冲刺,二十五日即将完成全部编辑,却迟迟得不到始祖造像情况。心里着急,又不好意思催促。况且,我们有好几年不见了,十分想念。于是,二十一日,我同夫人张玉珍赴郑大亲见张教授。
动身前,电话联系他。他说,这些日子在一家部队医院理疗,始祖造像还没动笔。能否迟几天再来取。我说,我们已经开车了。我们去,不仅为了迎取始祖造像,更想叙叙旧。几年没有见面了。他说,郑州大学新校区附近莫愁国际酒店有一个画室,他一个学生在那里。我们就在那里见面吧。
九点半,我们赶到约定的酒店,他的学生安排好了茶点在等我们。画室很宽敞,干净整洁,也很暖和。他的学生非常热情。说张教授还在医院治病,大概十一点钟能结束。我说,这是张教授的画室吗?他说,不是,这是我的画室。张教授不时来这里指导。他还说,张教授在郑州有四个画室,郑大新、老校区各一个,因在黄河科技大学兼职,也有一个画室,郑州东开发区有一个张宽武艺术馆,规模恢弘。兼创作、研究、展览等功能。说着,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卷画作,打开铺在地上,将近二十米长。一看,是宽武画的《兰亭雅集图卷》。里面画了四十一个人物,山石竹林、书童鹅鸭,各具神态,笔墨极其精到。兴叹之余,宽武蹒跚进来了。
数年不见,宽武看着没多大变化。但是右腿显然不灵活,走路稍显跛脚。他告诉我,去年四月,他得了脑梗。当时瘫软倒地,到医院抢救,右腿右胳膊几乎作废。治疗到现在,右胳膊恢复的较快,但握笔作画还有些困难,右腿走路还很吃力。万幸的是头脑和语言没受影响,右手现在可以握笔了。《兰亭雅集图卷》是得病前创作的,得病后再没有创作了,偶尔摸摸笔试试,自信心严重受創。现在每天到医院理疗,尽可能地给研究生做些指导。他说,你交代给我的任务,我一定完成。这几天我边理疗,边构思。给老祖宗造像,没有任何可参考的影像资料,完全靠想象。但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才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得到后人普遍认可的老祖宗的形象?既非官宦,又非英雄,既是普通百姓,又必须形象崇高。所以,给祖宗造像,不同于其他创作,不敢轻易下笔。我说,不知道你得了这么严重的病。真不好意思又让你干这么重的活!我们计划本月二十五日宗谱所有资料汇聚完备。你身体健康重要,推迟到月底也可以。他说,我尽量提前吧。
中午,宽武在酒店盛情招待我们。朋友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
回到洛阳,隔了一天。二十三日晚上将近十点,电话响了。是宽武的电话。他说,老祖宗的画像已经画出初稿,发到微信上了。因为一年半没有创作了,不太自信。让我提提意见,修改后再题款寄到洛阳。我打开微信,和玉珍一起观看。画像中,人物眉宇间呈现出刚毅、沉稳、坚定的神色,衣着朴素简洁。虽是坐像,但显出身材伟岸。后垂的发辨使人物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乍眼一看,两位始祖饱经风霜、刚强而又睿智的神态使人油然而生敬意。这正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威不能屈的我们心目中的始祖形象。面对祖宗画像,我和玉珍慨然兴叹,为祖宗而骄傲!为宽武的神笔而激赏!当即给宽武回电话,对他说,太棒了!墨有仙韵,笔含神灵!先祖天国有知,定会感谢有加!宽武说,他修改一下,然后题款寄出。
躺在床上,我们两个都很兴奋。忽然玉珍说;先祖像,宽武这么认真慎重创作,通过快递回到咱家,太草率,不隆重,没有仪式感。我们必须亲自去把先祖像迎接回家。于是连夜调车,告诉宽武明天我们去迎接先祖像。
次日,即十一月二十四日,上
我给的评语是: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自己出路费、买厚礼、花时间、劳心神给始祖造像,这就是无私奉献,这就是上等人格、至善至美!
注:
照片中左边是张玉珍,是京品的夫人,洛阳市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处处长。手捧的是教祖画像。在整个编谱过程中,她陪京品出主意、想办法,东奔西跑,不辞劳苦,做出了很大贡献。中间是名画家宽武。右为我大弟弟京品,他捧的是皋祖画像。
七律 感京品书史氏堂号及赴郑请宽武为始祖造像
琴拨丝弦可净心,
字逢堂号性归真。
悠悠史氏浮生逸,
落落襟怀笑语亲。
赴郑昔追天外影,
书缘今照画中人。
文房藏宝何由醉,
道故班荆酒味醇。
(浮生逸在这里指祖先们的生前事迹逐渐散失;天外影指始祖已远逝,追寻具体形象之艰难;文房藏宝指画家张宽武把两箱最珍贵的许世友将军酒中的最后一瓶珍藏在书房的书后边等待最尊贵的朋友;道故班荆即班荆道故,是个典故,指意外遇到京品,把好酒拿出来共饮,意味非凡。)
史龙身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这就是东支皋祖故宅,原只有两孔窑洞,后来分家,院子中间砌了一道土墙,金仓居西,金库居东。直至20世纪90年代弟弟京品把院子又统一起来,建了现代化的住宅。门口三幅金匾是27世的父亲80寿庆时,他的学生冒雨抬来的。当时叶鹏先生(鲁迅专家、洛阳师范学院校长,复旦大学高才生,淅江玉环人)著父亲简历,由王宗都老师(孟津一高校长,著名书法家、戏剧作家)书写,挂于大厅中。这次作为祭祖场地,更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
大门额匾是颜体楷书师恩骀荡表达了学生们对父亲的满满的感激之情;行草松散体墙匾春风桃李是学生赞誉父亲桃李满天下的不朽功德的;楷书静合长生是学生们希望作为老师的父亲松鹤延年、寿比南山的美好祝愿。荣泰用心录制,表达了作为孙子对爷爷的无限热爱与敬仰。
荣泰摄影
这是西支史家坑旧址仅留的两孔窑洞,是史益亭先生的家。祖先们在坡下挖的几孔窑已踪迹全无。所有人员外迁至上古西街或陕西。

这是年前编委会成员到三门峡拜访、慰问宗谱顾问史益亭老先生(27世)。趁机询问西支的变迁史。当时他的儿子不在家,女儿秋香、秋芳、雪芳及二女婿史明华等在家,还筹办了丰盛的酒席款待我们。饭后参观了天鹅湖,从西伯利亚归来的天鹅们成群结队地在湖中嬉戏,甚至游到岸边和人们交流信息。
照片中前排左边是京品,右边是我,中间是98岁的益亭先生。后排是郭朋飞(红亮夫人)、雪芳(三女儿)、秋芳(二女儿)、秋香(长女)、信通(28世,编委)、红亮(29世,编委)、智民(29世,编委)。

98岁的宗谱顾问史益亭老先生。他一生用生命丈量着祖国的大地,也扩大着自己的爱国情怀,真诚坦荡,大义凛然,忘我工作,愛民爱家,有无数人接受过他的接济,更有无数村民忘不了他舍命修渠的忘我精神……
(他是大地测量专家)

京品赠给益亭叔的诗及书法作品

京品和秋香搀扶着老人,秋芳和雪芳在展示着作品。

编委们和益亭叔的女儿秋香、雪芳在天鹅湖合影留念
典礼前的准备工作
荣泰摄影

镜头又回到祭祖现场。族人在大门口留影。这是小妹瑞芳(左)和最小的弟妹张里莎。小妹是企业家,小弟妹是中学高级教师。

这是族弟纯厚。他善于雕塑,作品颇多,在各地展出,上过洛阳日报和中国青年报。

这是西支族弟应洲。他和小弟根洲不远千里从陕西赶回参加编委的最后一次碰头会和祭祖活动,还带回新款西凤酒、特色面点。怀念故乡的感情令人感慨!建设在湖北工作,也赶了回来,可歌可诗!🌹🌹🌹👍👍👍👍👍👍🙏🙏🙏🙏🙏🙏
七律 建设归乡祭祖
史龙身
荡平块垒吐青苍,太岳微尘本一觞。
休自东西分境界,须宜风雨回故乡。
传神人物家族众,入梦山川万里长。
载尽嘉禾黎庶亊,溥天之下孝逞王。

这是根洲。和他哥哥应洲都是28世的编委成员。根洲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才华横溢,热爱宗族文化,矢志不移。
七律 根洲回故里
史龙身
红心凝碧诉三千,一路归魂帝子烟。
云冷蓬山君欲度,星潛沧海弟怎闲。
箫吟林壑风推雾,身伫中州雨系山。
今夜无声寂寞到,飞花释梦孟津天。

信通是孟津区的文化局局长,精明强干,是西支的领军人物,也是这次编谱工作的经费总管。精打细算,一丝不苟,廉洁奉公,冲锋在前。下面是这次典礼后的结账总结:
家谱编写收支明细
1,收入:19500+18100=37600
2,支出
(1)家谱印刷费25700元。经手人,史京品,史龙身,史信通。
(2)预备会宴席2桌,筹备布置会场2桌共计500元,发布会宴席13桌。500元/桌。共计500*15=7500+500=8000元
经手人史龙召,史信通,史红亮。(3)堂号,先祖像装裱,运费合计1755元。经手人史京品,史振通。
(4)祭品两份,东西支各一份785元。经手人史建厚,史红亮。
(5)围巾234元+30元小计264元。经手人史振通。
(6)会标横幅30元。经手人史信通。
(7)正月十四会场布置结束,接神安神鞭炮,香25元。经手人史双锋。
(8)家谱补充页打印20元。经手人史信通。
(9)三门峡走访341元。经手人史京品,史智民。
支出合计25700+8000+1755+785+264+30+25+20+341=36920
收入-支出
37600-36920=680元
给家族老人发红包🧧600元。
680-600=80元。(剩余这80元钱,利民把咱们家族各种资料收集打印付出很多,这80元钱经我打款给利民)。
请家人们审核一下。有问题请告知我。谢谢!
史信通
七律 信通理财
史龙身
为有春情报九垓,衔泥筑梦半为苔。
翦分送厘诚心计,印谱设坛0刻意来。
放鹤湖边倾雅趣,凌虚台上拂尘埃。
族兄妙笔生花后,祖匾神辉两处栽。
注:
放鹤湖,三门峡天鹅湖旧名。族兄,指京品。栽,指固定悬挂。两处:横匾置西街,竖匾留东街。
这是29世的史荣泰,我的儿子,在贵州商学院任教,这次赶回来参加祭祖活动和颁谱典礼,忙前忙后,也出了点小力。他协助智民照相,自己也从头到尾录了25个视频,整个典礼过程很完整。可惜今天(2月23月)才知道这个事情。也算他忠于职责吧!我把有关片断插在各个部分中。大家喜欢保存哪一种版本的视频可以自行点击下载。

2月10日在上古大辉的饭店举行最后一次碰头会,研究了祭祖活动的所有细节,安排落实到编委会的每一个人。这是全体与会编委的合影。
前排左起:史应洲,史龙刚,史京品,史龙身,史龙昭,史纯厚。
后排左超:史红亮,史信通,史双锋,史根洲,史建厚,史建锋,史建奎,史振通,史利民。

史振通,企业家。这次祭祖活动他负责绶带制作,委托的山东厂家。结果送来两条样品,两端题字都正确:尊宗敬祖,祖德流芳。但下边小字写的堂号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是错了一个字,把“载凤堂”写成了“载丰堂。振通嘱托厂家按载凤堂付制。谁知碰头会上收到包裹,打开一看,全按错的印制了。离开会只隔一天时间,怎么办?振通当即和厂家协商,硬是催促厂家立即赶制,在祭祖典礼开始之前收到了正确的绶带。一个企业家的精明强干形象显示出来了。给一个大大的赞!👍👍👍👍👍👍
七律 赞振通
史龙身
一怀正气傲昆仑,飘逸长天化玉魂。
载凤吟霞知志远,山东改字诉春温。
朝阳企业波流韵,上古黄巾燕剪痕。
最爱冰弦伯牙曲,折芦乘浪渡迷津。

大门口熙熙攘攘,一派节日气氛。

编委在平整土地,便于族众站立。

族亲在大门口碰到了我,合影留念。
左起:
史龙身,史建伟,刘秋娥(纯厚夫人),史纯厚,史晓磊(纯厚的小儿子)。

大门前女族亲遇到一起,合影留念。
左起:史素芳(大妹子),史瑞芳,陆海桃,史原帆(晓光的女儿),刘秋娥,王苗(晓光夫人),王粉花(龙昭夫人),张里莎。
七律 题八仙照
史龙身
千年柔意拂翠微,一队花仙次第归。
盟约浮云生贵雨,别离明月倚朝晖。
三江寂寞含烟去,十陌恩心伴絮飞。
莫道族先难认路,神灵过处梦长肥。

从东边停车走过来的族亲队伍。
七律 题族亲归祭
史龙身
融化乡思春是家,生来族魄爱无涯。
路随风雨身长豁,心遇尘埃志未斜。
燕雀留心衔远塞,王孙过眼笑京华。
邙山一曲听天籁,槐下停车任起沙。
注:
斜,念sia.

应洲见到了玉珍。以前应洲只在网上见我表扬玉珍竭尽全力支持京品的编谱工作,是好帮手、好内助、好人品、好风格,现在见到了真人,感慨万千!

会场前面合影留念。
左边是29世的史利辉(现伟的儿子),右边是晓磊。

西支的应洲看到川叔激动不已,大声对话(川叔耳聋),问长问短…

史龙昭,东支的负责人,在组织编谱工作中出了大力,给坟地、街道照相、定位,组织捐款,召集会议,发表意见和建议,都尽心尽力,不辞劳苦。他当过村长,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识大局,办大事,颇得好评。
七律 题龙昭
史龙身
寂寞垂杨轻拂丝,娇娇新燕喜衔枝。
花开花谢春非主,水暖水寒鱼自知。
办事高瞻真意处,编书独赏会心时。
众生世上多常态,我有千般冷静思。

编委在大厅里讨论仪式细节。
七律 题大厅议事
史龙身
枉加褒贬了无因,箩底披沙自现金。
佛面光须千足赤,谱中气象一壶春。
识先恩处犹凭悟,博发展时仍靠人。
祭祖匾牌真心烫,言直方可率千军。

最终方案敲定

我看到了两位婶子,一个是乌黑婶,跟着殿选叔奋斗一生,十多年前叔叔又双目失明,她硬是把叔叔照顾得好好的,把子女们也教育得好好的。更了不起的是,正月十四她得到了家谱,把我写的爷爷的传记一字一句念给叔叔听,两个人回忆往昔,话语绵绵,激动不已。另一个梅菊婶,自小红叔意外辞世后,也自强不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把孩子们都带大了。我约她们抽空到洛阳看看,散散心。
很多小人物到了门口合影留念
孩子们参加典礼是我和京品的主张,获得赞同。孝敬祖先,敬爱祖先,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必须从小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建伟拍的会场掠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一)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二)
这一幅画面要横着看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三)
发绶带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四)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五)
集合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六)
玉珍专门进屋给我搬凳子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七)
屋内在给几个骨干人员分发绶带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八)
玉珍布置跪垫,晓磊等在安排80岁以上老人的坐椅。
荣泰摄影
典礼之前的散拍(之九)
屋内仍在商量会场布置事宜
荣泰摄影
(十)
室内荣花姑与大家见面
荣泰摄影
(十一)
荣花姑是小学时我的同学,高2届。当时她一红二白,面如桃花,学习又好,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当时才解放不久,一个班的同学年纪相差很大,我9岁上三年级时班里还有20多岁的同学。背不会书还要挨板子打手心,有的被打的回去吃饭都端不成碗。有的同学怕上学,叫套学(即逃学),学校派大个子学生去找到后捆在棍子上抬回教室。这些场面是现在的孩子们难以想象的。
荣泰摄影

信通主持典礼仪程。首先是鸣鞭炮,迎接先祖受祭。
七律 祭祖鸣放鞭炮
史龙身
东君正气响苍穹,怒卷汗青万载风。
先祖声音天地外,晚生情感炮烟中。
抛开名利头成白,惊破尘埃胆见红。
放棹来寻居旧处,歌吟长忆土桥东。
注:
土桥,指街西的大土桥。原为上古十大景之一,桥下有千年蝙蝠洞。現已填为实心桥。
这是唯一记录放鞭炮的视频。从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从里到外,又从外到里全程跟踪。门外硝烟弥漫,犹如战争场面。
荣泰摄影

应洲代表族众上香、敬酒、行三叩九拜礼,十分庄重虔诚,令人敬佩!
七律 题应洲祭祖
史龙身
伏敬神坛作凤吟,银河春水浣尘襟。
曾经渭岸朝朝累,如许清空暮暮歆。
昊宇佳期痴万载,浮云深诺重千金。
玉壶沥酒倾沧海,跪拜祖先一片心。
注:
前两句指跪地乞祝(凤吟是庄重的祝愿),整个天宫把身心都净化了。3、4两句是脑子里浮现在陕西艰苦奋斗的历程。5、6两句是说这么庄重的日子让人铭记万载,敬祝祖先的诺言是贵重千金的。最后两句是说倒的是三杯祭酒,但量比沧海,是饱含晚辈的心意的,是一片真心!
七律 烧金银祭祖
史龙身
烨烨焰炎羲日舒,红颜刚烈炽相如。
升腾已壮青虹舞,湮灭犹温先辈屋。
一鼎光明怀燧木,几盆灰烬孝难书。
人间未绝烽烟惑,祭祖烧钱寻太初。
注:
新韵。不然屋是入声就出韵了。。
这个视频及以下几个视频记录了上香起的三叩九拜过程的片断。(一)
荣泰摄影
我代表族众颂读祭祖文。心情很沉重。这是上古史氏的第一次。格式上既有古典的四字文,又有现代的叙事表述。文以维字开头是古例,我引入诗经名句更有意义。维熊维罴,万代吉祥!
这是诗经里的话。改了两个字。意思是:希望子子孙孙都像熊罴一样壮硕,步入吉祥大道。这是一句祝福语,和现在的大家好差不多,但更有意义。
上古史氏首次祭祖典礼祭文
维熊维罴,万代吉祥!
公元二零二五年,岁次乙巳,节届上元。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史氏真定二十八世孙史龙身率族人,齐聚上古东支祖宅,谨以鲜花雅乐、清酒果品,致祭于列祖列宗之前。
追思吾祖,德泽流芳。始祖创业,历尽艰辛。披荆斩棘,开荒种植;或出外经商,艰苦创业;饱经战火饥荒、天灾人祸、疮痍瘟疫。有过多么的顽强与勇敢、承受了多少痛苦与艰辛!谢谢你们坚持了下来,把生命传承给了我们!
每每听到家族史,了解到那些艰难,那些战火纷飞,那些惨绝人寰的往事,来自晚辈内心一次次地涌起惊叹与感恩!我们的祖先拥有怎样一颗坚强的心,才度过这样的岁月,祖先是如此的伟大!
我们的父母,距离我们最近的祖先,可以感觉到你们人生里的不屈,安忍,痛楚及遗憾…还有骨子里的那股善良,勇敢与坚强!传家有道,耕读为本。从军务商,家风严谨。历经十代,家族昌盛,广布四海,人才辈出。
今年编著了上古史氏第一部家谱,明确了载凤堂堂号及祖旗,绘制了皋、教二位始祖神像,制定了族规家训,记录了精英历史,这些将极大地促进族中人才成长,让凤凰山承载着先祖的期望使族众走向辉煌辈出的未来!
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庇佑吾族。赐福子孙,平安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子孙后代,永念祖恩。
伏维尚飨!
由于内心激动,总想落泪,手抖的厉害,族弟龙昭上台代执话筒。
这是建伟拍摄的录像,从信通宣布典礼开始直到我讲话结束,非常清晰。他是益亭先生的儿子,伺候老人差点把他累出病来。因为老人是反时差,白天瞌睡,晚上清醒,要起来十七八次。最后只好请了保姆……建伟,还是一个大孝子,可师可敬!
七律 题建伟
史龙身
三门气脉势龙腾,桃李盈枝蹊几曾。
父已年轮归九八,儿从老干引千藤。
成才椽子顶梁用,焠火钢筋支大棚。
既已凌云湖海去,金鹏展翅九天轻。
建新说,上古史氏人才辈出,是全村的骄傲。現在已成望族,希望有更大的发展、更光辉的业绩、更美好的未来!
第一个接谱人是龙刚。(教师,编委,西支祖碑的解读人,东支坟地的记录者,书法家。)
然后是给寿星方桂珍赠谱。老人12岁嫁到史家,一生辛苦劳作,是队里的生产能手。凭一己之力,把两儿一女三个孩子拉扯大。如今90多岁,身体依然健康!
授谱于昨晚已开始,今天是几位代表和未领谱的人当众厉行仪式。
最后由京品发表感言。品的讲话是非常好的,可惜没稿子,事先也没安排录音。都是有人生高度的肺腑之言。
谁理解了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受益无穷。天很冷,但这是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
一句话:难得!
孩子们在听,忍不住半途开始录音。
老年人是一种难得的财富,没有孝心和悟性是得不到、看不见的。
满族人到70就跳崖、断食,那时候生产力不发达,入关后才学习汉人尊老爱幼。
我81足岁了,品77了,真正进入高价值阶段。祖先们更老,更有价值,但看不见了,需要我们挖掘,靠的就是我们的悟性。
孝,最高的境界是开悟!
事后得知晓磊录了像,实在太宝贵了。这是个有心的孩子。第一次我相机出了点问题,幸亏他照了一张编委合影照,否则第一次会议踪迹全无。
典礼结束,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这次典礼的意义比26世的爷爷们朝南鼎活动更大、更深刻,文化意义无与伦比。
编委及准编委合影留念。
今天的典礼很成功、很圆满。合众之力,江河生辉!26世的老人们的朝南鼎是弘扬家族文化、加强家族凝聚力的一次伟大尝试,而这次则是家族文化的建制性建设,将随着岁月的发展标炳青史,显示出它的万丈光芒!
餐桌上,大家继续交谈。当时布置了十三桌。这是建新。
仪式之后,在大辉饭店会餐。这是建伟拍的雅间三桌的掠影。
宗谱封面
[词] 西江月 题上古史氏宗谱初编
史龙身
两个年头准备,半年多在冲锋。终于有幸露真容,了结平生一梦。
身后族旗载凤,眼前綠柳春风。连天祭祖话升平,铸就丰碑难动。
祖训三十句,前面叙述史氏发源、发展的历史及关键人物,后面是训纲。加入科拔兴国的理念,彻底切除了封建社会官本位的尾巴,告诉族人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是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才是真正意上的革命!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诉求,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人民才会幸福。违背这一主线的必定是邪教。用正道教育后代,用正道发展国家。
8条48句的家训是家庭教育、发展的纲领、总体原则,除传统美德修养之外,还加入了许多新元素,对子孙进步至关重要。这些要求是非凡的眼界、世界的高度。
这是东支捐资名单,下边一个是西支损资名单。2024牟12月11日晚上8点半举行了《上古史氏宗谱》编委会第四次视频会议。会上西街代表史信通汇报了捐资一万八千一百元的情况。他说,“这次编写家谱捐款,西街任务是12500元,实际完成18000余元。特别要感谢我的好哥哥,咱们这次捐款小组长史建设,他带头组织家庭捐款3000元,当天晚上又给我打款2000元,说是备用金。(其实是怕我作难)他这种体贴关爱的兄弟情,值得发扬光大,我会永远铭记!”东支代表史龙昭汇报了捐资一万九千五百元的情况,表扬了史一彬、史胜利、史荣泰、史金厚家人等,指出史家不惹事、不怕事、团结奋进的家族品质和作风是一贯的。
西支捐资名单。其实,当编委会还未决定捐款时,陕西族众已自发筹款並交给了信通,这种家族情怀实在感人!🌹🌹🌹🌹🌹🌹👍👍👍👍👍👍🙏🙏🙏🙏🙏🙏
这是信通赠谱后,收藏方给的收藏证书。我们的宗谱将交由众多的海内外图书馆等单位收藏。这毕竟是华夏文化史的一部分,具有超时代的永久意义。
这是编后的话外音。
在群里,我对信通、秋香说:刚才你品哥说介绍他的太多了,删!我说我是删过了才发的,不删!
秋香也说:龙身哥,不要删,如果删了,太可惜了!
我回答:是的。他愛低调,是个好人。但这是歌颂家族的时候,不必过谦。
在你品哥身上,体现的是族群的政治智慧、组织能力、文化底蕴、人格人品。
钱花了,腿跑了,力出了,挨埋怨了。
钱花了,觉得值;腿跑了,心甘情愿;力出了,良心的付出;挨埋怨了,从不计较,他相信亲人们会最终理解他的,这就是度量,是更高层次上的品格。
七律 感编谱
史龙身
人生万代孕冰清,自是无形也有形。
凝作雪温欺玉色,弹成雨润醒琴声。
几番载覆千秋鉴,至极刚柔一笔盈。
奔涌皆为孝心起,昆仑高处大江东。
注:
前四句指祖德祖训的养成和力量。5、6两句指编写家谱的意义和艰辛。最后两句中,奔涌指思潮奔涌,昆仑高处指编委们的家族文化定位的眼界高远,有这样的高度才能使大江东流,即家谱指导族人像大江东去一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鸣谢
谢谢族亲们帮我找错漏之处;谢谢所有的读者,能耐心地阅读我们的族史传记!🙏
———
春秋网提醒:如果文章中部分视频未能正常播放,请您谅解与包涵。
打开美篇链接继续观看浏览:
[精]上古史氏的祭祖暨宗谱颁发典礼